第309章:危机会过去的,但……(4/5)
例以及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欧美资本对华大规模的撤资,以示抗议,或者回援老家。
这样的事情导致了危机继续扩大,也引起了中国那些不知所谓的“资本家”的恐慌,导致中国在30年下半年所表现出的经济危机表象。
但很可惜,中国不是美国,政府有着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工商业调控预案和执行能力,更有着广阔的市场以容纳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生产过剩”——这本质是供给问题。
而受经济危机所影响的中国资本和侨资则被逼回或召回了国内,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甚至于还能够重新走出国门争夺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市场。
在这场危机中,中国受益良多——
来自于欧洲和美国的技术和人才也为中国提供了极大的助力,数十万的欧美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移民中国,大量的2手甚至全新的机器批量进入中国,1933年,中国进口的机器设备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3分之2,精密制造、机械电子设备、大型电器设备、发动机、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飞速发展。
可以说,这1轮经济危机的优秀应对对于中国来说不亚于第2场欧战红利,大量的传统优势行业完成了升级:
1战后,中国取代了英国成为纺织业和造船业的第1大国,但中国存在着大量的落后的生产设备,莫说与德国比,就是跟英国比也是旧的可以,而在1933年中纺织协会的专项调查中,工人数超过50人的中大型工厂已经完全淘汰了1900年前的生产设备。
1战后,中国取代了德国和奥匈帝国成为第2大家用电器和小型电力设备制造国,但家用电器的质量却1直不能与欧洲各国相比。
不过,从20年代后期开始,这1情况逐渐好转,并在30年代飞速发展,如今已经取代美国成为第1大小型电器生产国,质量虽仍稍逊于欧美,但价格优势明显。
同时,由于“农村振兴计划”中的“水电下乡”政策,中国的电器普及率明显上升,虽然覆盖面积有限,但总量不可轻视。
化学工业方面,得益于联合制碱法、联合铵碱法等新工艺的高效以及经济危机的打击,中国击败了美国,成为了第1大化肥和纯碱、苛性钠生产国,彻底占领了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