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第266章:和平巡游(十一)中德关系(4/4)

第266章:和平巡游(十一)中德关系(4/4)

,苏维埃政府对中国“引进”德国技术人员持默许态度,当然,这些技术人员也不是什么1般人,这些人大多是没来得及跑走的容克和资产阶级。

    卢森堡的手段可比列宁要强硬的多,这位1度让德共对其个人宣誓的强权人物在上任之后将这些容克和资产阶级全都丢到了监狱里改造,让德国的监狱里有了研究所、学校、工厂、农田。

    而中国正是打算引进或者说雇佣这些人中的1部分,不过双方之间的沟通并不算很顺利,中国自然对其中的罪犯人渣没有兴趣,只想要那些家世清白的技术人员、军官之类的,但这些人,尤其是前者,是与苏维埃认为可以改造的人员是高度重合的,如何抉择便成了双方之间谈判的重心。

    即便在德国方面有意让步的情况下,双方之间的条约条款也越谈越厚,逐渐累成了1本大字典,几乎事无巨细的记录着双方的意见,并且随着人员的引进不断的补充,甚至成为了世界上最繁琐的文本。

    与德国的关系进步无疑是这次环球航行访问的1项重要进步,这不仅对中国和德国来说干系重大,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1个转折点。

    对于德国来说,有了中国带头,兰芳第1个跟了上来,向德国出口粮食、橡胶和锡矿这3样主要货物,而后日本、荷兰、罗马尼亚、瑞典、挪威等国也逐渐开始与德国贸易,小心的试探着英法的忍耐区间,至于英法两国也放开了1些限制,就连在国内有着正统之争的俄国也与德国做上了生意。

    美国就更不用说了,在小政府模式下,就没有美国商人不敢做的事,只不过,限制他们的还是德国自己,德国人显然希望先在中国身上实验1下较大规模的贸易的流程,然后再放开与美国的贸易。

    而对于英法来说,中国明显已经做好了承认德国的准备,这不由得英法不重视,因此,英法将1样几乎已经被中国忘记的东西抬了出来——

    国际联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