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第239章:来华盛顿开大会(上)(1/4)

第239章:来华盛顿开大会(上)(1/4)

    英法两国看中国神神在在的在那里坐着,1艘1艘舰艇下水,虽说不是主力舰,但也确实是在造舰,而且也确实有4艘在船台上摆着,虽说进度比较慢,但至少有两艘公布出来的消息能达到50的进度了。

    至于美国,人是真的开工了主力舰,而且已经有4艘下水了,剩下十2艘进度各不相同。

    总之,相比于没事打打太极的中国,英法显然意识到劝说美国更有效果。

    现在的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罗斯福—威尔逊主义则陷入了低谷,美国政府和民众最关注的自然是美国和美洲大6的独立和安全,至于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保证的,实际并不重要。

    另外,由于欧战结束时间拖延,中风的威尔逊并未能在巴黎和会上展现自己的影响力,导致华盛顿体系从积极走向消极的进程大大加速了。

    理想中的华盛顿体系是1种摒弃传统的秘密外交、双边军事同盟和协约体系,放弃争夺海外殖民地,建立大国和平协商的国际外交新秩序。

    但事实上,华盛顿体系的精神并未得到落实,英法在巴黎和会上对中美等国的排斥、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和各方在太平洋上的利益需求最终通过军备竞赛这根导火索燃烧起来。

    因此,解决军备竞赛的根本还在于落实华盛顿体系的精神,至少给它打个补丁,以缓解各国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将中美之间正在成型的亚太稳定格局与英法主宰世界的大框架统合起来。

    当然,这1问题是站在中美两国的角度上的,而对于英国来说,它所需要做到的则是正视中美两国的国际地位。

    在摸清楚中美两国各自的态度之后,1923年初英国开始释放信号,提议通过协商来确定各国海军规模,并暗示给予美国与自己等同的地位。

    两个月后,英国又正式通知中美双方,准备放弃“两强标准”的传统政策,打开了协商的大门。

    对于这件事,美国总统沃伦哈定也表现出了相当的热心,随后中美两国开始了积极密切的沟通。

    1923年7月,当德国革命再度兴起时,各国终于敲定了国际裁军会议的具体内容,在黄兴与哈定的密切交流中,大会的地点从巴黎改到了华盛顿。

    同月,海军部长程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