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第203章:两广级战列巡洋舰(3/5)

第203章:两广级战列巡洋舰(3/5)



    然而这显然要占用不少甲板空间,并且从中弹概率来讲反而增加了目标数量。

    因此,最终委员会决定采用3烟囱直列的相对传统的布局,另外,本舰依然使用了前后双桅杆的3角桅杆设计。

    接着,为了尽量提升应对大口径穿甲弹的防御,海军认为应当设置较厚的穹甲。

    不过,由于设备空间的问题,主装甲带后方的防破片装甲没有使用穹甲,而是选择了内置垂直,在防破片和限制进水上的效果理论上是不如穹甲,但在防御大落角炮弹时,内置垂直或许比穹甲更好。

    对于主炮塔之间的侧舷主装甲带,水线以上部分的最大厚度为254,到水线以下后逐步降至170,这也是海军部与设计委员会争论许久的内容,最初的设计相比于此更薄,仅有220。

    对于与主装甲带上端衔接的下甲板装甲,以防破片为主要目的,因此设计为两层30匀质装甲叠合组成,上部装甲带则为100匀质装甲,足以抵御各国小型巡洋舰的主炮。

    露天甲板装甲完全覆盖,为30,内侧纵向防破片舱壁厚30,主装甲带内侧的防破片装甲带厚度也为这1数值,许多部位的装甲厚度统1,被认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造价。

    核心区装甲盒的末端横向舱壁厚150,艏艉装甲带为150匀质装甲,在末端与延伸的上部装甲带1同削减为30,而且艏艉装甲带只覆盖了水线附近1层甲板的高度。

    “两广”级的主炮塔防御良好,主炮塔座圈厚300,炮塔正面厚350,其余3面则是200,顶部为90,而指挥塔的正面装甲则为350。

    舰体的水下防御对于这艘战舰来说实际上是有些残酷的,因为它注定将会迎来服役即落后的命运,后日德兰无畏舰与前者的差距并非个人的力量足以改变,此时的设计师对于水下防御的认知尚处于中俄战争时期。

    比如油舱,它并没有作为防雷体系的1部分,而是因为担忧被破片引燃而选择内置,但这其实是由隐患的,另外,弹药库的布局也依然是传统的上药下弹。

    但这些事情都算是后话了,总的来说,这型战舰虽然存在1些问题问题,例如存在生活空间相较于同类型舰艇更小,船头也更容易上浪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