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两广级战列巡洋舰(2/5)
在这样的动力下,“两广”级战列巡洋舰的航速可达节,以14节航速可最大续航6400海里。
在完成了动力系统和舰体的设计之后,接下来就是争议相对较少的武备方面。
大口径主炮可以对超无畏舰构成伤害,亦可以在远距离取得明显优秀的命中率,而3联装炮塔保证了火力密度,在远距离炮战中具有显著优势,这也是高速主力舰的1大优势。
另外,多联装炮塔可以有效降低重心,以缓解为了高速和适航性选择的高干舷设计,但背负式炮塔又在1定程度上消弭了多联装炮塔的优势。
而且,由于战舰较小,为了保障动力系统的位置,4炮塔的设想自然也就被撤销了,因此主炮方面最终选择使用3座3联装十2式56倍径356舰炮,“前2后1”布局,便于破交作战。
副炮布局上,按照最初的想法是将其后置于动力舱段,以避免蒸汽管道对弹药库的想法,这1点很有创新,但并未得到海军的支持。
另外,考虑到副炮主要是进行反雷击作战,需要良好的回旋速率,所以相对笨重的炮塔结构自然也就被否决了,仍使用传统的装甲炮廓。
其次,考虑到战列巡洋舰与敌方中轻型舰只交火的几率较大,海军属意使用152炮,1共安装12门。
除了152副炮,舰上还有80炮和57炮作为补充。
在确定了武备配置、动力系统设计之后,接下来便是船身设计、内部舱室布局和装甲的验证阶段了。
按照重点防护思想,“两广”级的装甲主要集中在核心区装甲盒,而对其他部位不设装甲或削减装甲以降低所需重量。
同时,为了进1步节约防护面积,设计师曾设想将烟道集中并予以厚装甲包围。理论上这相当于展开炮座的圆柱侧面,并将包围区域的下甲板装甲直接抬高封顶,而对烟道装甲同样缩减防护面积以增加装甲厚度。
但如此的修改会升高重心,并且,对于烟道防护不可能把整个烟囱都用足以应对大口径穿甲弹的厚甲覆盖,因此,海军认为在无法确保绝对无损的情况下,不适合集中布置烟道。
在放弃对烟道的集中厚甲防护之后,委员会又提出多列细小烟囱的分散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