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超无畏舰的序幕(4/4)
发了,就是引进生产都很难,折中之后的14英寸对于本国来说最合适。
第2,自然是考虑到海对面的美国了,美国人搞出来的就是14英寸,由于他们对标的英国人的135英寸,而英国人的祖传15在1911年之前基本不可能问世。
在这方面,中国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因为这是技术问题,造不出来就是造不出来。
所以美国人基本不存在被刺激然后直接上马15英寸的可能性,就算有,按照美国人的技术,那也得搞到13年以后,这显然是等不起的。
另外,左念微也很清楚,在火炮方面,中国与英国至少存在着5年的差距,而且本国,甚至包括美国,多多少少都低估了大口径火炮的威力,就如当年刚刚进入无烟火药时期的人们对于无烟火药威力的低估1样。
因此,单靠本国的力量是捣鼓不出来的,需要向更先进的国家学习。
虽然此时支持左念微的超级主炮方案的人依然很少,但这也变相的为左念微的方案广度提供了便捷——反正也没有什么人信,那自然就无需为说服别人而做出妥协了。
因此左念微在方案中说明了超级主炮的研发和自产计划,自然是英国的维克斯公司,其14英寸火炮可谓英国外贸产品中少有的良心货。
如果不成,奥匈帝国的斯柯达公司和法国的施耐德公司也是可以交流的,斯柯达公司在此时应当已经有135英寸火炮的计划了,施耐德公司的330主炮计划不知道有没有上马,但毕竟是有技术储备的。
排在最后的自然是跟克虏伯公司合作,德国人的冶金等技术很好,但现阶段的舰炮技术显然是不太行的,因此在这会儿与德国人合作并不是1个好选择。
其次是技术图纸的引进,技术工人的培养,这些就更加考验两国关系了,为此,中国可以表达1些倾向,付出1定的利益来快速追平与英国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