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第106章:战时经济第二斧,对俄临时同盟…(1/4)

第106章:战时经济第二斧,对俄临时同盟…(1/4)

    进入工业时代后,两国之间的战争与国家的综合国力密切相关,国防、经济与国家动员组织能力有密切相关性。

    1903年4月10日上午,左孝威宣布国家正式进入战争状态,暂时解散联合会议,成立最高指挥部、战时国民经济工业委员会、国家动员委员会3大机构管理军事动员、军工生产、经费筹措等战争关键事务。

    战时经济这1概念还未在各国形成,而中国算是第1个吃螃蟹的。

    简单来说,战时经济有5大要点:

    第1,要有1个稳定的大后方,要不断巩固后方,保证前线的物资供应。

    第2,多渠道、多方式地筹措物资经费,保障战争需要,解决战争经济问题,取之于敌、取之于民、取之于己。

    第3,政府以强制的指令性实行重要物资统1收购和分配政策,根据轻重缓急安排生产和消费,保证战时需要。

    第4,积极开展经济战,组织反封锁反掠夺的贸易斗争,打击敌人对己方的金融破坏,破坏和削弱敌人的战争经济基础,保护和增强自己的战争经济能力。

    第5,在不违背国家主权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争取国际军事、经济援助。

    战时国民经济工业委员会就要承担指导生产和物资分配的工作。

    指导生产的问题其实不大,从洋务开始,无论是官督商办,还是政府调控,中国工业已经习惯了政府在其中的积极作用,而对于重工业更是如此,千年来的盐铁官营已经在思想上烙上钢印。

    相比之下,物资分配更麻烦,自古以来,中国的战争模式就是上下割裂的,全民动员也好,物资管控也好,对于基层组织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最终能做到什么地步,不是1张嘴就能决定的。

    另1方面,经过3年的宣传,沙俄的威胁也被大多数国人所熟知,在基层干部的宣传下,“收复失地,保家卫国”已经成为了全国上下的共识。

    当函馆夜战的捷讯传来,瞬间就占据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外国报纸中英国报纸吹嘘的最为厉害,称“这是1次伟大的胜利,我们的远东朋友击败了狂妄野蛮的俄国人!”

    趁着这股热潮,战时国民经济工业委员会将战争债券推向了英国市场,第1轮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