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第14章:江南纱厂与定亲(2/4)

第14章:江南纱厂与定亲(2/4)

不知道可否争得过?再者,允南洋(东南亚)商贾入股,是否有失偏颇?”

    “这两点倒是季直多虑了,这两件事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1件事,我已经在信中提及,若要我们的纱争过英国的,关键就在于地方税务与公司管理,前者可通过官面上的方法解决,而后者,就要南洋(东南亚)的商人们来帮忙了。”

    “他们组织公司的经验丰富,对其中的管理也是了然于胸,成熟经验可以学习。”

    “再者,江南纱厂将要募股1百万两,而江南民间应者寥寥,若不引进南洋(东南亚)商人,这股本都凑不齐。”左念微也说出了目前办厂的难处。

    资金上,除了南洋以及南洋掌控的商人,如胡雪岩1类人外,民间对这类事情感兴趣的很少。

    1是对官府不信任,2是对工业不敏感,1来1去,就让左念微很难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只能引进南洋(东南亚)的资本。

    “这么说来倒也是如此,两江留银十万两并纱机3万8千锭,作官股4十万两,南洋银行出银2十万两,引南洋(东南亚)商股4十万两,合龙元138万,如此安排,倒也还能接受。”

    张謇口中的南洋银行就是原来胡雪岩的“阜康钱庄”,生丝大战时,左孝威和左念微拉了胡雪岩1把,左念微提前告诉了胡雪岩意大利生丝丰收的事情,使胡雪岩不至于像历史上那样亏损千万,把身家性命都赔进去。

    但这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作为这笔拿命钱,“阜康钱庄”也就被左孝威收到了手里。

    而在左念微的建议下,南洋银行整合了几家华人银行,又借助张振勋等南洋华商的帮助,建立了第1家华人的现代意义上的银行。

    同时,这家银行也在1定程度上承担着央行的作用。

    早在1877年,左孝威就曾上书朝廷,整顿币制,并仿照西方的货币,搞了1套“龙洋”。

    不过朝廷在那时仍旧兴致缺缺,并没有给出答复。

    直到随着收复新疆、组建水师等1系列活动的进行,内外钱币的交流越发的多了起来,单纯的使用白银的清廷也觉得自己亏了,所以在去年也开始讨论起“龙洋”的应用了。

    但代清早已经是半身不遂的人了,地方和中央早就不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