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跟着姓名学国学> 第445章 富庶扬州城,血色修罗场(1/3)

第445章 富庶扬州城,血色修罗场(1/3)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所谓“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大意就是要坚持,而且这个坚持还分步骤。先庚三日,侧重谋划,后庚三日,侧重执行。

    刚开始谋划的时候可能不太顺利,等谋划好了,坚持贯彻执行下去,就会收到好的结果。这就是无初有终。

    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苦心谋划下,满清统一女真、征服朝鲜、建立三院六部制,迅速将部落制的女真推进到封建制社会。

    满清早期的权位更替仍保留着部落制的遗风。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由众贝勒旗主推举上位。现在皇太极死了,他的继任者同样也要由贝勒旗主们推举继位。

    努尔哈赤的子孙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局面,在巨大的权力诱惑面前,他们依然保持最基本的克制。

    无论是多尔衮、豪格,还是代善、多铎,他们争夺权力的前提,是确保帝国稳固,不让其分崩离析。

    在多尔衮和豪格两个最强大的人谁也不服谁的时候,他们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拥立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登基,而以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豪格的势力太强大,而且福临的哥哥,他显然不能摄政,否则可能会倒反天罡,而且多尔衮一系也绝对不会同意。济尔哈朗是豪格的支持者,他担任首席摄政,便成为大家的共同选择。多尔衮任第二摄政,则稳住了多尔衮的支持者。

    豪格彻底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但以当时的形势来看,这或许是最恰当的选择。

    年仅六岁的福临是庄妃的儿子,他能在众多强者之中脱颖而出,顺利登基为帝,首先要归功于其母的多方斡旋。为此,还引发了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的故事。

    关于此事之真伪,后世众说纷纭,如今已成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

    多尔衮曾自称皇父摄政王,并在皇宫内院居住。如果孝庄太后没有下嫁,此事便是大逆不道。而据朝鲜史料记载,顺治帝在派遣使臣赴朝时,也曾在国书中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

    也有历史学家煞有其事的考证,说太后下嫁之说不可信。他们的论证当然很有道理,但在我个人看来,此事闹得沸沸扬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