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跟着姓名学国学> 第396章 布衣翰林和诏狱学士(2/3)

第396章 布衣翰林和诏狱学士(2/3)

脱罪责。有一年,广东布政徐奇到京师办事,他带来一些岭南特产送给朝中大臣。

    结果被负责督察风纪的巡查官员发现,并将拟赠送大臣的名单呈报给了明成祖。明成祖见名单中没有杨士奇的名字,于是单独召见他询问原因。

    杨士奇如此回答:徐奇当初奉命从京都赴广东上任时,大臣纷纷赠送诗文为他饯行,所以他才用藤席作为回赠。当时微臣恰好生病,不能写诗相赠,否则名单上也会有臣的名字。名单上的大臣是否会受礼尚未可知,况且礼物微薄,就算收了应该也没别的意思。

    明成祖疑虑顿消,命近侍把名单付之一炬。杨士奇以一言保全众多大臣,被冯梦龙盛赞为大智大仁。

    明仁宗即位后,杨士奇成为内阁首辅,兼任兵部尚书。

    明宣宗登基后,杨士奇与杨荣、杨溥同心辅政,架起了皇帝与六部之间的桥梁。三人各有建树,杨士奇的贡献更多在内政建设上。

    其时,江南地区土地肥沃,繁荣富庶,已成为国家的财赋重心。但沉重的赋税导致百姓贫困,大量人口出逃。杨士奇支持减少官田税赋份额,打击税吏的贪污腐败行为,他选拔能吏出知江南,推行一系列财政改革,既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巩固了朝廷的财源,实现了藏富于地方、藏富于民的施政目标。

    相比杨士奇的幼年多难,科举不第,杨溥(1372年-1446年)遭遇的是另一种困境。

    三杨之中,唯一的布衣翰林是杨士奇,唯一坐过大牢的是杨溥。

    杨溥与杨荣同一年出生,也是同一年进士,既是同年,也是同窗,但人生际遇大不相同。他不仅自己坐过牢,他父亲也蹲过大狱。

    相传他的父亲曾因受牵连被抓入狱,亲人朋友都无计可施,只有十几岁的杨溥跑到县衙向县令求情。县官见他年纪不大,胆子却不小,而且口才还非常了得,于是出了一个上联要他对: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

    繁体的图字,总共有四个口字,外面一个大口字,包含了里面三个小口。县令的意思是,县里的事我说了才算。

    杨溥眨眨眼睛,对出下联: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繁体的伞字,总共有五个人字。其中最上面一个大人,遮着下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