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1/3)
姤卦六爻讲述了朱熹集儒学之大成,完善程朱理学而成元明清三朝官学的历史故事。
朱熹(1130年—1200年)是唯一一个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物。他的祖籍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婺源),父辈为避金祸迁居到福建。
公元1130年10月,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县)。
相传他出生时右眼角长着七颗黑痣,形状就像北斗七星。他不仅身具异象,而且天赋异禀,自幼聪明过人,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相传他四岁不到刚刚学会讲话时,父亲朱松有一次指着太阳告诉他:这是太阳。
朱熹好奇地问:“日何所附?”什么是太阳的依托呢?
朱松告诉他:太阳依附在天上。
朱熹追问道:天依附在什么上面呢?
朱熹十岁时就开始攻读《论语》《孟子》等圣贤之书,并且立下做圣人的远大志向。“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他锚定这个理想,坚持读书,为将来的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他开始付诸行动不久,家中遭遇变故。
朱熹十四岁丧父,随母亲寄居好友家中。十九岁参加科举考试中榜,获赐同进士出身。
公元1158年,朱熹不求仕进,拜李侗为老师,学习二程洛学。李侗与朱熹的父亲是同窗,都是程颐的再传弟子,他十分器重朱熹,对其倾囊相授,奠定了朱熹深厚的学术基础。
宋孝宗即位后,下诏广纳臣民意见。朱熹应诏上书,力主反和主战、反佛崇儒,得到宋孝宗的召见。只可惜当时宋廷仍以和议为主流,朱熹的抗金主张并未被采纳。
公元1169年,朱熹用“敬”和“双修”思想重读二程着作,创立“中和新说”,哲学思想趋于成熟。同年九月,朱母去世,朱熹修建寒泉精舍为母守墓。
当时,福建崇安接连发生水灾,灾情严重,粮食无收,引发饥民暴动。朱熹发现“肉食者漠然无意于民”,为帮助老百姓解决灾年生计问题,公元1171年,他以乡里为单位创建社仓储粮以备灾荒救济之用,并创立社仓法。社仓有效减轻贫民困难,“包有鱼,无咎,”老百姓有饭吃了,社会矛盾得到缓和。只可惜这个办法“不利宾”,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