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跟着姓名学国学> 第305章 溜须拍马的由来(1/3)

第305章 溜须拍马的由来(1/3)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背负财物且乘坐大车,招来强盗,坚持下去遗憾。

    拿着大笔钱财招摇过市,怎么可能不招来强盗?就算短时间里安然无事,但如果一直如此张扬下去,迟早要出事。所以说,我们无论取得多大成就,低调一些总没错。

    我们的宋真宗和寇准犯了同样的毛病。

    宋真宗之外,澶州之战的首功毫无疑问归于寇准。宋真宗是他力排众议请上战场的,战争也是他主导指挥的。因此,寇准颇以澶渊之功而自得。

    他的性格一向骄傲且自负。相传他还只是八岁孩童的时候,就作了一首极有气魄的五绝《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除了头顶的青天白日,再没有可以和他一般高的事物。难怪他的先生忍不住感叹:这孩子怎么可能不成为宰相呢?

    平心而论,寇准绝对有资格眼高于顶,因为他是真正的少年天才,年方十九岁便高中进士。科举战绩之骄人,也只有唐初那几个变态天才如王勃等差可比肩。

    才高本招嫉,更何况他还目空一切呢?资政殿大学士王钦若非常嫉妒他。

    有一次,王钦若逮住机会向宋真宗提问:陛下为何不以澶渊之盟为耻,反而认为寇准对国家有功呢?

    宋真宗大为惊讶,表示愿闻其详。

    王钦若表示,澶渊之举其实只是城下之盟,陛下以万乘之尊与辽国结下此盟,这不是耻辱是什么?

    宋真宗非常不高兴。

    以上只是王钦若的铺垫,以下才是他要说的重点。他给宋真宗打了一个比喻:赌徒即将输光光时,会倾其所有搏一把试图翻本,这叫孤注一掷。而寇准鼓动宋真宗御驾亲征,就是一次极其危险的孤注一掷。

    这句话,简直说到宋真宗的心坎里去了。从此,他渐渐疏远了寇准。

    第二年,寇准被降为刑部尚书、陕州知州。此后他历经仕途沉浮而秉性不改,最终被贬为雷州(今广东雷州)司户参军,从此再也没能回到汴京。

    宋真宗也越来越飘了。

    在大多数人看来,他主导的澶渊之盟多少有些不尽人意。由于幽云十六州未能收复,宋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