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跟着姓名学国学> 第241章 险象环生(1/3)

第241章 险象环生(1/3)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深挖恒久之道,坚持下去凶险,没有什么利益。

    深挖恒久之道,为什么反而凶险呢?

    因为期望太高。

    比如一对热恋中的情侣,谈恋爱时因为爱情光环加身,彼此觉得对方就是最完美、最适合的那一位,然后高高兴兴走进婚姻。一切看起来很美好。

    但一段时间相处下来,发现双方个性、三观存在不少差异,其中甚至颇多格格不入之处。

    这时候该怎么办?

    继续固执地坚持两人相爱时的高标准和高期待,以此对另一半提出各种要求吗?

    那么对不起,婚姻一定会变成爱情的坟墓。

    正确地做法是什么?存小异而求大同,给彼此留下足够的空间,适当地降低要求,去适应,去接受,去欣赏,这样就好了嘛!

    除了爱情、婚姻和家庭以外,其它事物也一样,过于苛责是不对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安禄山之所以发动安史之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逼的。唐玄宗对他的期许和标准定得过高了。

    唐玄宗在边疆设十镇节度使,主要目的是保卫边境并对外扩张。这是唐玄宗对节度使的第一个期许:打得赢、守得住。

    为了让边军善打仗,能打仗,朝廷授予节度使极大的军事、行政和人事自主权,再加上募兵制的施行,其结果是节度使权力日增,极易拥兵自重。

    这便带来了对节度使的第二个期许:足够忠诚。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在至高权力和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大多数人的道德和忠诚都靠不住。所以,当朝政自唐玄宗以下渐渐腐化,对藩镇的控制力渐渐削弱的时候,便有人开始蠢蠢欲动了,比如坐拥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

    实际上,安禄山虽有野心,但未必敢付诸行动,毕竟唐玄宗再老朽,盛唐明主的积威仍在。但是公元752年,李林甫死了,杨国忠成了首相。

    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经常向唐玄宗挑拨说他有反心。一来二去,唐玄宗也起了试探安禄山的心思。

    公元753年,唐玄宗派宦官前往安禄山驻地,名为抚慰,实为纠察。结果宦官接受了安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