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跟着姓名学国学> 第224章 唐中宗神龙政变(2/3)

第224章 唐中宗神龙政变(2/3)

   张氏兄弟逐渐独揽朝政大权。他们依仗武则天的权势,不仅屡次与大臣结怨,也使传位太子的形势重新变得复杂。

    御史大夫魏元忠见张氏兄弟日益受宠,表奏武则天道:不能尽忠尽节而使小人常在君侧,臣之罪也。一句话惹恼张氏兄弟,他们诬陷魏元忠有“挟太子而令天下”的不臣之心。武则天将魏元忠收入狱中,并召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当庭对质,最终免去死罪,贬授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县尉。

    更离谱的是,永泰郡主、武延基夫妇因与邵王李重润私下非议张易之兄弟恣意出入内宫之事,均坐死罪。要知道,李重润是武则天的亲孙子,是李显的嫡长子。永泰郡主是武则天的亲孙女,而武延基则是武承嗣的嫡长子。

    武则天的母子、君臣关系变得空前紧张,终于引发了神龙政变。

    公元705年正月,八十二岁的武则天病情加重,卧床不起,只有张氏兄弟随侍在侧。

    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桓彦范、敬晖、袁恕己等五位大臣会同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张氏兄弟谋反,率禁军冲入宫城杀死二张,逼使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再次登基即位,改年号为神龙,为母皇武则天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

    不日,唐中宗恢复国号为唐,诏令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复以长安为京都,以洛阳为东都。

    而此时的武则天,生命力已行将燃烧殆尽。

    晚年武则天非常善于养生和打扮,即使子孙在侧也不觉得她已老去。但当她退位之后,却不再精心梳妆打扮,面容变得衰老憔悴。

    有一次,唐中宗李显来拜见武则天时,见状大惊失色。

    武则天流泪哭泣着说:“我把你接回神都,本打算把天下托付给你,五贼却把我惊动到了这里。”唐中宗闻言跪地拜谢,哭称死罪。

    同年底,武则天病逝。死前遗诏归附李唐太庙,与唐高宗合葬于乾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又遗命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等人的子孙亲属,让他们得以恢复常业。

    她为自己立下一块无字碑,是非功过交由后人评说。

    历史会如何评价她呢?

    她六十七岁即位,在位十五年,实际掌权五十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