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虎毒食子(1/3)
上六:系用徽纆,寘(zhi)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用绳索牢牢绑住,放置于荆棘丛中,三年不能解脱,十分凶险。徽的本义,是指三股绳。纆的本义,是指两股绳。
寘,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放置的“置”。
当我们身处险境,又有太多的羁绊和掣肘,当然很难有收获,而且十分凶险。
唐高宗李治的掣肘是什么?一个是家族遗传病风疾,一个是野心日益膨胀的武则天。
他的牵绊是什么?太子。
唐高宗的第一任皇太子是庶长子李忠(643年-664年)。李忠的生母刘氏只是一位普通宫女,他的养母则是王皇后。
公元652年7月,在王皇后和长孙无忌的推动下,唐高宗册立李忠为太子。但是三年之后,王皇后失宠被废,新皇后武则天的儿子代王李弘(652年-675年5月)则已年满三岁。
于是,公元656年正月,唐高宗废黜李忠太子之位,改立李弘为太子。
武则天当然不会放过他。
公元664年,又是许敬宗,上奏诬告李忠等人谋反。同年李忠被赐死。
这对他来说,其实是解脱。因为身为皇帝的儿子,李忠的生活竟不如老百姓安稳知足。
他长期处于惊恐不安的状态中。心理敏感到甚至经常穿着女装以防备刺客,而且因为常做怪梦而不得不通过占卜寻求内心的安宁。公元660年,他因此事被废为庶民,流放到黔州居住。他在黔州居住的地方,竟然是前废太子李承乾代罪而居之处。
这些逼死李忠的诏令名义上虽然由唐高宗签署而出,但其中必然含有武则天的强烈意志。
因为早在公元660年10月,李治就已经感受到家族遗传病风疾的威力,一度目不能视,无法操持政务。当时的百官奏事,已有很大一部分由武皇后决断。
唐高宗身体衰弱而性格软弱,而武则天精力充沛而性格坚强,结果是皇后的权力几乎与皇帝平齐,继隋文帝之后再次上演二圣临朝的局面。
两者当然有区别。
隋文帝在政事上处于主导地位,而且是心甘情愿的。
但在唐高宗这里,处于主导地位的也许是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