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跟着姓名学国学> 第169章 《脉经》和《禹贡地域图》(3/3)

第169章 《脉经》和《禹贡地域图》(3/3)

所谓制图六体,即指绘制地图的六项原则,包括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和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裴秀指出,六者必须互相参考,综合考量,否则就不能绘制出准确反映地形地貌的地图。

    他以《禹贡》为基础,以“制图六体”为方法,绘制出了《禹贡地域图》。

    《尚书·禹贡》据说是大禹创作的中国区域地理着述,凡1193字,分天下为九州。九州本为大禹构建的一种政治区划图,但同时也记载了山川、土地、物产、道路以及各部落的地理人文信息。

    裴秀认为《禹贡》中的山川地名沿用久远,后世多有改变,已渐至混淆不清。于是详细考证、甄别、注解,并作古今地名对照,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十八篇。

    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最精确、最详实的地图,科学描绘出了西晋的山脉水文分布及行政区划。这次实践,体现了裴秀在制图理论上的卓越见解。

    不幸的是,《禹贡地域图》十八篇现已失传。幸运的是,该图的序言被保存在《晋书·裴秀传》及《艺文类聚》《初学记》等文献之中,得以流传至今。

    因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裴秀被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他与古希腊着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并为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的双璧。

    为纪念他,每两年评选一次的中国地图学界最高奖被命名为裴秀奖。 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正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裴秀环形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