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跟着姓名学国学> 第165章 晋武帝太康之治(2/2)

第165章 晋武帝太康之治(2/2)

。这种作派,颇具洒脱、率性的魏晋风度。

    在他的身体力行之下,西晋豪族之间斗富成风,蔚为奇观。比如石崇与王恺斗富,甚至连晋武帝都被惊动。晋武帝这么做,一则因为形势逼人,不得不为,一则因为个人爱好,于是干脆顺势而为。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士族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已经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庞大权力阶层,是西晋皇权事实上的支撑者。

    司马家族本身就是一个盘根错节的大世家。

    为保持政局稳定,晋武帝必须要士族阶层妥协,用利益换取权力。公元280年,晋武帝颁布官品占田和荫人以为佃户、衣食客的制度。官品从一至九等,各以贵贱占田,又可荫其亲属,最多可福泽九族。举国宗室、国宾、先贤及士人子孙都享有这种特权。

    这么做的好处是,皇族与士族世家暂时绑定在一起,龙椅相对坐得安稳。但也有坏处,士族世家代代因袭,特权过重,助长了奢靡享受之风,催生出了一种虚无幻灭的世界观。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会简单重复。

    晋武帝废弃了郡县制,重拾分封制。封宗室二十七人为王,以郡为国,掌有军权。这是一种基于现实的考虑。

    东汉末年至今,权臣、宦官、外戚、士族轮番掌权,导致皇权旁落,东汉灭亡。晋武帝以史为鉴,选择强大宗族以巩固司马政权,同时他还加了一层保险,在各封国实施推恩令以限制诸王坐大。

    这看起来简直无懈可击,用诸侯王的势力抗衡权臣、士族,又以推恩令削弱诸王实力,皇权凌驾其上,似乎稳如泰山。但是,真的稳吗?

    晋武帝显然低估了两件事,同时高估了两件事。

    他低估了人性的欲望和文化的力量,同时高估了自己的寿命和下一任皇帝的智商。

    第一代司马氏诸王还未来得及实施推恩,晋武帝就崩了。自司马懿开始,司马氏族骨子里蕴藏的那种阴狠、决绝和对权力的欲望,就此爆炸开来。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而在当时,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司马家族开始了史上最密集、最残酷、最大规模的骨肉相残,史称八王之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