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河海争端难措手(二)(2/3)
丘富的供词给朱载坖和诸位重臣们看,这下让朱载坖等人都是开了眼界,丘富供述了蒙古人和大明官军之间的种种勾当,边军长期从事明蒙私市交易,经年累月,甚至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交易传统。
最典型的就是月钱之科派,所谓月钱,是指边军按月收缴一定数额的钱银,交予蒙古人以防其来犯,即“索贿买和”。以至于未能按时缴纳,蒙古人还会催要。大同各堡纳虏月钱,凡有月钱违限者,虏即行票催取,未委虚的,也就是说大明的边军向蒙古人缴纳保护费。
还有更劲爆的,就是所谓的分帐之买卖,边军划分与蒙古人交易的区域,三人一组,二人贴一人,即以一人的折银军饷作 为资本,购买蒙民所需货物,前往分定的蒙古部落营帐进行交易。据丘富估算,当时大同墩哨军大约有五千人,每人每月行粮二石,按现在价格共合折银万两,以每二人贴一计算,光是大同墩哨军每月同牧民的交易额,就至少可达三千两银。若以此银两购买布匹前往牧区交易,则有二万余梭布出口到塞外,同时可进口牛三千头或羊万余只。
朝廷的禁绝贸易的措施在他们的耳边如同无物。通过军饷购买的塞外物资,并不仅仅在边镇一带流动,而是流向了更远的地区,据丘富交代,山西的大商人杨一休与马西川,在边镇向蒙古人购买的马尾,就是边镇走私贸易的大宗货物之一,因为现在的大明流行以马 尾作为衣帽装饰的时尚有关,这些马尾主要流向京城和江南地区,杨一休与马西川从中获取的巨额的利润。
朱载坖看过之后说道:“这班逆贼,当杀!”
陆炳说道:“殿下,臣已经遣人捕拿案犯,想来不会走漏一人的。”
朱载坖想了一下说道:“丘富与赵全熟识,可令其讲述赵全样貌,画影图形,以便拿捕,还有丘富与吕弼等白莲首逆如何联系?是否认识,也要一一询问清楚。”
陆炳赶紧领命,加紧严审丘富,朱载坖问道:“徐阁老、赵部堂,已经审明的,是否要上奏陛下?”
徐阶说道:“殿下,此事还是要上奏陛下圣裁的,尤其是大同等镇官军士卒通虏之事,必得严究,不得懈怠。”赵文华也难得的支持徐阶,要求从严究治大同等镇的各级官员。
朱载坖只是点点头,一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