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385章 ,税改与分歧(6/8)

第385章 ,税改与分歧(6/8)

因民间作坊。

    这种情况引起了周章警惕,纺织业可是大汉第一支柱产业,大汉朝廷财政两成多都是来自纺织业,要是纺织业出现问题,整个大汉的财政体系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所以周章才会有如此想法,他虽然治黄老,但同样是一个经历乱世厮杀的汉吏,务实是他的底色,必要的时候他也会使用一些手段来帮助朝廷的作坊。

    无为而治只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大汉朝廷的发展。当民间的纺织作坊触及到朝廷的利益,他也是能痛下狠手的。

    但徐凡却摇头道:“发展作坊就是要他们去竞争,去拼杀,用这样优胜劣汰的方法才能弄出一批有战斗力的作坊,丞相以这样溺爱的方式来让他们发展,我大汉的官营作坊肯定会出问题的。”

    这点他非常肯定,虽然会有一些好的作坊,但烂泥扶不上墙才是常态,小聪明弄的越多,那些作坊就越稀烂。

    发展不能走捷径,竞争不能走捷径,已有的历史已经告诉徐凡,任何走捷径的人终将被这条捷径反噬,这点适用于国家,作坊,乃至个人。

    徐凡继续道:“朝廷做事应该公平公正,不到万不得已,明面上绝不能搞区别对待,不,应该是即便是到来万不得已,也不能区别对待。

    老周,我们接手秦国的官营作坊都是经过你的手,你应该知道在没有竞争情况下,秦朝的盐铁是多么稀烂,这样的教训,我们绝不能再犯。”

    秦朝是盐铁是官营的,到来秦末这些官营的盐铁,不但价格高,数量少,而且质量差,铁且不说,就盐,一斤盐能弄出二两沙子。

    徐凡嘲讽道:“还真辛苦那些秦吏能把沙子掺的那么均匀,说是二两沙,绝对不掺三两,还真货真价实。”

    周章听到徐凡的嘲讽默然无语,他是这件事情的亲身经历者,自然明白徐凡说的一点不差了。

    他还知道齐国就是用官营垄断货物,用周期性的涨价跌价来坑害齐国的百姓。

    但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秦国的大军打进齐国,拥兵30万的齐国不战而降。

    齐国宗亲贵族自鸣得意的用管子的轻重之处压榨本国的百姓,但最终他们也受到了反噬,他们压榨百姓积累的财富,被暴秦一扫而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