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379章 ,上行下效与安心种田(6/7)

第379章 ,上行下效与安心种田(6/7)

史上占据这块高地的是门阀士族,是乡绅,但徐凡肯定不会像其他封建君王放弃这个高点的,反而会牢牢把控这个高地,因为只有掌握好这个高地,改革才能顺,反之则有可能成为有心人阻碍改革的工具。

    而想要进行改革,一个君主的威望是极其重要的,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君主,他想打破内部的阶级利益,重新制定一个国家内部利益分配就很容易。

    历史上的秦王汉武,唐宗都是依靠军事威望做到这点。

    反而是对外战争很拉胯的大宋,从开国到灭亡,一直在改革,一直在失败,就是因为大宋找不到一个有威望的君主,他们自然也没能力分割国内的利益,君主被儒生忽悠瘸了,就是从宋朝开始的。

    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就这还有人相信。

    什么《资治通鉴》是让君王吸取历史教训,治理天下的帝王之书(只看书,不实践,难怪宋以后的君王的素质越来越差)。

    大宋君主一想按照自己的心愿改革国家,就发现做不到了,因为大宋的君王既没有足够的威望打破国内的瓶瓶罐罐。也没有真正给他们分析大宋各个阶层利益的帝王书。

    大宋的君王都被儒生忽悠瘸了,宋仁宗一辈子都受臣子欺凌,就这还被他们称之为明君,对外不能战争胜利,对内不能打压利益阶层,完成富国强兵的改革,一生没有做成功一件事情。不讲功绩,讲人品,什么时候明君的标准如此低了。

    (宋朝是一个很奇葩的朝代,动不动说什么明君名臣很多,但你在史书上找,还真找不到他们有什么功绩,名臣反而弄出一个送地宰相司马光,关键是你割地,能带来几十年和平也就算了,但你割完地,西夏人马上过来打你,这样的人都不说是奸相,我大宋名臣标准是不是太低了。)

    你要改革就要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你没有威望,或者是连人都不敢杀,那大宋的既得利益者为什么要吐出自己的利益,真因为仁慈?

    徐凡记得有个大v说什么明朝无名臣,说人家是三无朝代,徐凡反而觉得以建功立业为标准,从没有统一过整个天下,国土也是日渐缩小的大宋才是真正无名臣的朝代。

    你国土日渐缩小,整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地盘不断减少,你这个朝代,你这个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