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人造尼罗河和水利学院(6/7)
苍交给暴秦统一天下的工具。”陈平听完这话之后,即便他是一个近鬼神而远之的人,但也冥冥之中觉得,上苍有一只大手在主导这一切。
陈平听完徐凡的话苦笑道:“汉王,人吃饭就要砍柴烧火,城市越大,人口越多,需要的柴火就越多,要砍伐的树木就越多,您看关中多少山都被砍秃了,这种事情我们是没办法制止的,除非您把都城设立到其他地方。”
徐凡摇头道:“放心,本王说了免徭役,就是免徭役,我汉国没有徭役,即便修郑国渠也会花粮食雇佣百姓,工具自然会帮助他们准备好,雇佣百姓的价格,暂定为每个强壮青壮每日十斤粮食,妇孺八斤。
徐凡说道:“我们汉国加大对水土流失的宣传,让百姓都清楚这其中的危害,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正好现在关中百姓缺乏粮食,以以工代赈,他们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且修好郑国渠,来年他们的田地粮食收成会更好,一举两得。”
而徐凡给联军士兵发放战利品,也引起咸阳城的一阵消费热潮,咸阳的市面也逐渐恢复,当初的战乱好像梦幻一般结束了。
顿时让陈平有一股敬畏之心,缺德的事情还是要少干,上苍注视着这一切。
只有咸阳城只有秦国的贵族,宗亲才会躲在没有底地方,哭泣怀念大秦还在日子。
徐凡说到:“我知道一种叫煤炭的黑色石头一样的东西可以燃烧,以后关中百姓尽量要使用煤炭作为燃料。”
而用于灌溉漳河和泾河一样浑浊,父亲就想是不是水中的泥沙能提升粮食的产能,于是父亲就在泾河上游,弄了一条小渠做验证,果然只要用混合的进河水浇灌过的田,粮食都普遍能提升,我父亲在泾河上游田地,亩产也达到六石,只可惜因为泥沙淤积,这条小渠也很快不能用了。”
敲锣的汉吏笑道:“当然是真的,我大汉说过以后天下就没有徭役了,朝廷要找你们做事情也要付粮食。”
“字面上的意思,关中百姓砍伐了太多泾河四周的树木了,没有树木的保护,地面的泥土就会顺着雨水流到河里面,所以泾河才会如此浑浊,泥水多了,沉淀在河道中,会抬高河床,就会导致泾河泛滥。现在大河已经有这样的趋势了,所以防止泥土流失,任重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