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135章 ,有信誉和天命所归(5/8)

第135章 ,有信誉和天命所归(5/8)

斗力可能还有一定的保持,但越是远离始皇帝的地方,秦吏越是无法无天,对百姓的压迫就越大,秦朝在当地的统治就越脆弱。

    而南郡秦吏在知道徐凡只用了半月时间就攻占了整个南郡,天下闻名的宛城,居然坚守了不到3天时间,就被徐凡一个冲锋就夺取了。全郡秦吏都被吓破胆了,把南郡所有兵力都汇集在江陵城当中,直接放弃了南郡其余19县。

    尤其是后世襄阳这个位置,虽然襄阳城还没有建立,但楚国却建立了一座小邑北津戍用来防备由北进攻的敌人,但这样一个坚固的小堡垒就这样被秦军放弃了。

    徐凡的大军只花了不到5天时间就度过了后世的长江天险,其过程之顺利,连徐凡都感到有点不可思议了。

    想想后世的政权想要度过长江,花费了多少兵力和精力,号称无坚不摧的蒙古铁骑在这里撞的头破血流,不得已一路翻过青藏高原打进大理国,再由大理北上,为了攻克这个要塞蒙古人花了四十几年,绕过了上万里的路程。

    而徐凡却没有一点阻碍,这个时候徐凡都怀疑自己真是天命所归了,难道自己有双重buff,既是穿越者又是天命之子?

    只有张良看出徐凡的疑惑笑道:“南郡秦军没有舟师部队,他们自然没有办法利用大江阻碍将军前进。而以南郡此时的局势,秦军根本不敢出城,不然他们必定会被南郡豪强出卖,所以对秦吏来说,主力汇集在江陵城是最好的选择。”

    徐凡摇头道:“秦吏这就是没有分清楚自己的敌人和盟友,他们既得罪了本地的豪强又没有拉拢占据多数的南郡百姓,一味靠着强悍的武力统治南郡,当他们的武力不足以保护他们的时候,他们就陷入了百姓的汪洋大海当中了,刚过易折,不施仁义就是这个下场。”

    张良想到前几日他看的《大秦各阶级风险》这本书籍,当时他是惊为天人的,认为这是堪比《太公兵书》的宝典。

    现在张良听徐凡这方面,发现按照上面的划分,除了最上层的始皇帝,秦吏还真是把所有人都得罪了。

    路过长江之后,整个南郡可谓是无险可守,徐凡接下来的行军反而不是以直接摧毁江陵城的秦军为主。

    而是散开大军,攻略南郡州县为主,徐凡命令各部保证秋收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