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红藕香中> 长相思兮长相忆(1/4)

长相思兮长相忆(1/4)

    孩童一般是从五、六岁开蒙,到八岁结束。

    童子入学后,是没有寒暑假,全年只有清明、端午各放一天假。每年十二月初十前后放年假,至次年正月十五开馆。所以,就有了“先生不吃腊月饭”的说法。

    那时的启蒙教育,一般是由遍及民间的私塾来承担。

    私塾的教师即塾师,俗称私塾先生或先生。担任私塾先生的主要是科举落第的秀才,其次是未中秀才的童生[儒童]。

    若是想聘请举人,特别是想聘请纪绪这样的“魁首”举子做塾师,那根本是一件不可能成行的事情。

    【一】《戒尺》佚名诗

    清婉十分倾向于请纪绪来家做塾师。这倒不是看中他的高学历,而是因为纪绪年轻。在她认为,青年人是不可能打学生的。

    古代的老师打学生很严重么?

    那是自然,当时有一首诗是这样说的:

    一片无情竹,不打书不读;

    父母若爱你,不必送来读。

    私塾先生每人都有一把戒尺,那就是专门用来对学生施行体罚用的一块木板子。即便如此,家人还是纷纷送孩子来读书,还希望先生能更严一些。

    因为他们知道,世上除了自己的父母,最希望孩子成才的便是老师;他们也懂得,“子不教、不成器”;他们更相信,“严师出高徒”、“板子头上出状元”。

    清婉不希望由一位老气横生的老者来启蒙暮羽,让本就失去母爱的幼弟,再失去童年该有的那份天真。于是,清婉便推掉了李县尹推荐的祁老夫子,一直心想请纪绪来做暮羽的塾师。

    可是,当友乾去京城聘请纪绪的时候,却又吃了闭门羹。

    见友乾无精打采地回到家中,清婉忙问:“怎么,人家不来?”

    “是啊!”友乾应了一句。

    清婉又问:“为何不来?当初你们不是都说好了么?”

    “不知为何又变了卦!”友乾说,“连门都没让我进,只是让他的同乡出来告诉我,说他一年后就要参加会试了,没有时间辅导学生……”

    清婉嘟囔道:“就给启个蒙,能占用他多少时间?!”

    “说的也是啊,”友乾叹息道,“若是你大姑父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