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第255章 柴胡桂枝干姜汤(1/3)

第255章 柴胡桂枝干姜汤(1/3)

    宋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关键词:小便不利、但头汗出。(患者可以确定的症状)

    回到讨论环节,李介宾跟孟超凡就这个方子开始讲解,两个人水平极高,所以一讨论起来,罗娜在一旁跟听天书的一样。

    宋本150条: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关键词:心下硬、水浆不下。(患者可以确定的症状)

    联系两条的,是下法,伤寒论里面大量的误治,最多的就是不该发汗的时候发汗,不该用下法的时候用了泻下法。

    表现在这个患者身上,就是用了灌肠法。

    针对这个灌肠,罗娜有意见,“用灌肠法很正常呀,大便不通,用灌肠通便很普通。”

    “至于小便不利,那肯定是津液亏了,补液就行了。”

    “至于头上出汗,那肯定是虚脱了嘛。”

    “还有发热”

    罗娜慢慢的有点讲不下去了。

    李介宾对她温和的笑了笑,给她掰碎了先开讲原文条文:

    “伤寒五六日的时候,已发汗而复下之”,太阳伤寒是没有汗,已经发过汗,然后又用过泻药。

    五六天的时候,正是传半表半里的时候,正是由表传少阳病的时候。但是发汗不解之后,就要好好看一看了,到底是不是要用柴胡和解少阳。

    古代医家有这么个陋习,遇着病先发汗,不好了就吃泻下,先汗后泻,这都是一种成套方案(约定俗成的错误套路)。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写了那么多的误治,说明这都是当时那些中医最容易犯的错误——好吧,就算是放到现在好像也是。

    表没解,又泻下,就会使邪热内陷。

    “胸胁满微结”。胸胁满是柴胡证、少阳病。“微结”者,里也微有所结,结得不厉害,但是有所结。

    李介宾用柴胡桂姜汤的一点体会,柴胡桂枝干姜汤对于大便干是有利的。

    孟超凡听到后有点疑问:“我在用经方的时候,大便稀会用干姜,大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