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第665章 降低选才成本(2/3)

第665章 降低选才成本(2/3)

影响。

    只有那些极为顶尖的经验老到的上位者,才能仅仅从这些文字当中,看出书写者的本性是怎样的。

    判断出这样的人是否能承担大事,是否值得信赖。

    而实际上,这样的上位者,也是经过大量实际事件的考验,时间的积累才成长起来的。

    绝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无法成为制度性选拔体系建设的力量来源。

    便是熟悉上下数千年历史的刘禅,也并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他也不准备对科举考试,这个自己能想到的最优解,做什么颠覆性的修改。

    实际上,毫无疑问,自古以来这选贤任能就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都说老爹刘备善于识人,但早年那一堆破事不提,就说当年他让张飞守徐州之类的人事安排。

    前面还能解释为当时老刘手里牌少,没有多少能够信重的亲信,明知有缺陷但是不得不用之。

    嗯,这也勉强能解释,但是后来他明明阔气了,资源多了。

    却还是让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樊友当宜都太守。

    还有原本历史上,老刘安排的托孤大臣李严。

    他能托孤吗?没那个能力知道吧。

    还有诸葛亮,也不能说他不识人,他身为丞相提拔了很多人才,比如保了蒋琬。

    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便是在马谡的身上上栽了跟头,因为代价太大而被人广泛熟悉。

    所以知人善用,并不一定是真的就能知道对方的一切。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实际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算再怎么亲密,也是两个人,很难完全看懂对方。

    这件事上升到国家层面,在选贤任能的时候也是如此。

    考试的作用确实是筛选,但是并不意味着被筛选掉的就不是人才,只是其不符合考试设置的条件和规则而已。

    因此考试要设置的尽可能公平,并尽可能设定符合自己利益需求的规则。

    比如从茫茫人海中选拔那些努力的,勤奋的,天资聪颖的,善于表达的等等。

    至于更多,更全面的考察,则就难以做到。

    想要全方位考察一个人是否是人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