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第331章 考试,怎么?你不敢?(2/4)

第331章 考试,怎么?你不敢?(2/4)

的郡县长吏大量缺失。

    比如此前荆州降了一批、被刘禅带兵弄了一批。

    还有一批看到刘禅弄人后觉得自己不称职,主动请辞了一批。

    最严重的是宜都郡,廖化这位宜都太守上任后勉强搭建起来的一个草台班子,但也基本上就是个空架子。

    廖化不仅是太守,还是郡都尉,同时还干着夷陵县令的活,然后还亲自深入一线当劝农官。

    总之,就是说朝廷有着大量人才缺口,需要选取士人出仕为官,这是现实需求。

    当然,这些都是表象,稍微聪明的人结合当下形势立刻就能猜出,这其实是为登基称帝后的朝廷而增补人才队伍。

    消息一放出,立刻就有不少人四处打探消息。

    诸葛亮、法正,甚至有人问到刘禅面前。

    同时还有不少人依照传统察举制,向朝廷举荐贤才。

    你不是人才短缺吗,正好趁机安插一些我的门生故吏,家族子弟。

    然而,他们赫然发现,自己的举荐都石沉大海,刘备竟然没给出回应。

    这些人感到诧异,从未见过这般事情,陆续有人询问刘备缘由。

    眼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在邸报上正式宣布,他要在成都举行论才大典。

    不问年龄出身籍贯和家世,为朝廷选拔优秀人才。

    只看才华,官方出面组织大家一起比试才华。

    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可以直接任命为官吏,为朝廷工作,成为朝廷命官。

    是真才实学,还是名不符实,考场上见真章。

    当然,对自己的才能没有自信的,也可以啃老走家族资源、人脉通过察举的方式出仕。

    怎么走,你们自己选。

    消息一出,舆论顿时哗然。

    不过基本上没有人会承认对自己才能没自信,即便是装也要装出底气十足的样子。

    因此,此后基本上没人在向刘备举荐所谓贤才。

    既然你这么贤,那就去考一考嘛,又不会掉块肉。

    怎么?你不敢?

    不少此前向刘备举荐的也都选择了撤回,表示自己举荐的人一定可以凭才能授官。

    当然,还是有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