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不必留情,全数斩杀(1/3)
陈青兕听出了赵泽语气中对姬温的不满,知道其中发生了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现在的他还不知道自己抢了姬温吃到嘴里的肉。
从姬温的布局中陈青兕分析出姬温有在桐庐县建织坊、染坊的目的,但不清楚姬温通过与上官仪的书信,了解长安的一些情况,从而放弃了原定计划,也选择赵家。
只是发展桑蚕引入织坊、染坊本就是陈青兕计划中的一部分,两个县情况一样,发展的方向相同,又有蚕种之怨,自是动了拿捏姬温,与之竞争的念头。他不确定姬温打算引进哪家的纺织技术,但只要自己说动最强的赵家,便能让对方的一切计划告吹。
寻常的豪绅的作坊,哪能跟赵家相争?
故而陈青兕根据后世的经验,写了一封青溪县未来的规划前景,将青溪县位于新安江要道,水陆便利的优点,以及赵家在县里开设工坊将会得到什么政策上的优待,乃至于建造古代作坊工业区的设想等等,以此来说服赵家入驻青溪县。
陈青兕相信这个时代不可能存在第二份这般严谨消息的发展规划方针,但凡赵家有重新扩展商路的心思,青溪县就是不二之选。
果然在史务滋将信送达苏州赵家以后,当天赵家就给出了回应,愿意接受邀请,配合青溪县发展复兴。
陈青兕与姬温最大的差距就是底线。
姬温可以为了自己独享美名,打压蒸蒸日上的青溪县,在没有任何矛盾恩怨的情况下,可以无下限的在蚕种上做手脚,断一县百姓生计。
陈青兕却不会为了对付姬温而蔑视桐庐县百姓生死,由始至终,他针对的就是以姬温为首的桐庐县官员,而不是桐庐县的百姓。
陈青兕从未想过断桐庐县的百姓的生路。
只是现在来看,姬温未必会将县里的蚕丝卖给青溪县。
真要说这样,那就是取死有道了。
陈青兕如此想着,继续领着赵泽参观桃村。
赵泽一路环顾四方,听着陈青兕的介绍,眼眸深处有着一定的感动。
这个时代的商业属于贱业,尽管有不少县官为了自己的政绩,放下身份来求他们出钱出力。但大多都是出了钱就好,其他细节方面得下面人自己来干,没有如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