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厂长,不好了(3/3)
市人口还没有地方就业。
一开始的时候,满大街的都是没有工作的小年轻。
久而久之,就有很多问题出现。
于是便有了新的政策。
国家鼓励地方开始招工,要以此解决大量的闲置人口和劳动力。
因为国家不能让大街的待业青年成为社会的火药桶。
于是乎,地方上为了响应上面的政策,便开始找各种办法安置这些人手。
比如,当初李星锋大哥能进场,就是这个政策的原因。
所有的国营厂,一个岗位配置两个人,甚至有的岗位,配置三个人。
再把厂里脏活累活,都聘请上临时工,让临时工干,比如装卸队,比如之前母亲在的食堂。
这些都是各大国营厂的进行的措施,还有一种措施,针对的不是工厂子弟。
工人子弟没工作,同样,体制内的子弟也没有工作。
这帮人空闲起来,造成的危害更大。
于是乎另一个政策便有了。
自己老爹管什么的,自己儿子就挂靠在老爹的单位,开个公司。
上辈子李星锋见过不少这样的子弟。
比如粮食局的子弟,就会挂靠一下,然后开个公司,公司地下几十个人,这几十个人一般都是雇佣过来干活的。
你想要粮食,行啊,拿批条来。
没有批条,对不起,只能按计划供应。
但是计划供应的不够用怎么办?只能找这个下属的公司。
但是人家养着几十号人呢,给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呢,光人员成本都是一笔开销。
本来十块钱的粮食,再过一遍下属公司的手,可能就是十三块钱。
有可能是十五块钱,各地的行情不一样。
然后批条公司的人就会帮你装车,然后给你运过来。
运费和装卸费你还得出了。
同样,运费也是高价。
这个年代,没有私人运输,运输队要么是公家的,要么就是国营大厂的。
同样,这些运输队也挂着两个身份,一个在厂里,另一个身份就是挂在这样的批条公司,只不过司机都是同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