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西江才子戴衢亨:从赣南走出来的清代名臣(2/3)
挑选出前十名的试卷呈送给乾隆皇帝审阅。起初,考官们推荐的是来自北京的邵自昌的试卷作为头名,尽管乾隆皇帝在阅读邵自昌的卷子时发现其中略有瑕疵,但并未打算更改原有的排名。正当准备拆开试卷上的密封条,公布名次时,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吏部尚书程景伊受命当场拆封试卷以填写榜单。当他拿起邵自昌的试卷时,却遇到了困难——卷子似乎异常牢固,无法轻易揭开。这一意外拖延了时间,令在场等待的乾隆皇帝感到焦急。为了尽快确定名单,皇帝下令将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考生依次提前,而邵自昌的试卷则被移到了第三的位置。即便如此,邵自昌的卷子依旧难以拆开,直到第四份试卷被移到第三位之后,邵自昌的卷子才终于被打开。
乾隆皇帝目睹了这一切,他认为这是天意的安排,于是决定按照最终拆封的顺序来确定名次。就这样,原本由金榜那一房录取的第二号试卷考生,即23岁的戴衢亨,被钦定为状元。而邵自昌虽然最终试卷被拆开,但却只能屈居二甲第一名,获得了一个“金殿传胪”的称号,与状元失之交臂。
三、慧眼识英
戴衢亨在成为朝廷重臣之后,一直秉持着公正无私的原则选拔人才。他在多次主持湖北、江南、湖南等地的乡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才德作为选拔标准,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而在嘉庆十四年(1809),他更是以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的身份,肩负起了更为重要的使命——主持会试,并担任殿试阅卷大臣。
在那次殿试中,戴衢亨慧眼识珠,发现了来自徽州歙县的举子洪莹。洪莹不仅学问扎实,而且品德高尚,这正是戴衢亨所看重的人才标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推荐洪莹为头名状元。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场风波不期而至。给 事 中花杰出于个人的忌恨,向朝廷举报戴衢亨与洪莹之间存在勾结,声称两人合谋舞弊。
这一指控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让嘉庆皇帝也陷入了两难境地。面对如此严重的指控,嘉庆皇帝既不能草率地下结论,也不能忽视可能存在的问题。于是,他采取了一个谨慎的做法:命令满洲军机章京将洪莹从福园门带到上书房,并请二皇子监督,要求洪莹默写出殿试的策论,以此来验证其真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