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云南正处于阿迷州土司沙定洲之乱中,明黔国公沐天波被迫逃离昆明。副将龙在田与孙可望早有交情,便派遣使者向孙可望请求援助,并表示若大西军出兵讨伐沙定洲,则云南全省可以轻易夺取。四将军认为这是一个扩大农民军势力范围的绝佳机会,于是以替黔国公复仇的名义出兵云南。沙定洲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放弃昆明向南逃窜。
同年四月,大西军顺利进驻昆明,当地百姓热烈欢迎。四将军随即展开行动,劝说沐天波与大西军合作,并公开宣布共同致力于恢复明朝江山。八月,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四人在昆明共同称王,分别被称为平东王、安西王、抚南王和定北王。虽然四人各自称王,但他们仍然保持了农民军的传统,遇事共同商量,各营将士的赏罚由孙可望决定。
随着时间推移,孙可望的地位日益稳固,其个人野心也随之膨胀。明御史任僎建议孙可望自立为王,设立百官体系,发行货币,并使用新的年号。孙可望对此建议十分满意,但李定国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此举违背了联明抗清的初衷。孙可望与亲信王尚礼密谋,企图压制李定国,以加强自己的权威。
清顺治五年(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四月初一,大西军各部队在演武场集合。李定国的部队先行入场,按照惯例放炮升旗。孙可望借此指责李定国不尊重自己,并下令杖责李定国一百军棍。李定国愤怒地回应,称自己尊重孙可望只是出于对大局的考虑。为了避免分裂,前军府都督白文选劝说李定国暂时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