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温体仁:崇祯朝的“孤忠”与“奸佞”(5/5)
辅的位置上,其权力与争议并存。他辅政期间,内外局势不断恶化,多次遭到朝中多位官员如傅朝佑、刘宗周等人的弹劾,但均得到了崇祯帝的庇护,导致弹劾者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55]温体仁的肆无忌惮,特别是在与复社的冲突中,企图利用职权打压对方,却因倪元珙、冯元飚的不配合而未能得逞。[56]
崇祯十年(1637年),温体仁的弟弟温育仁未能加入复社,激发了温体仁对复社的敌意。他唆使陈履谦和张汉儒诬告已退休的政敌钱谦益,企图置其于死地。钱谦益被捕后,求助于太监曹化淳,这触发了一系列事件,最终揭露了陈履谦父子的阴谋。曹化淳的介入,不仅保护了钱谦益,还揭露了温体仁背后的指使。[57-58]
崇祯帝得知真相后,开始怀疑温体仁“有党”,对他的信任迅速瓦解。面对这一局面,温体仁上书请求辞职,期望崇祯帝会挽留他。然而,崇祯帝果断批准了他的辞职,温体仁震惊之余,只得离开内阁。京城百姓得知消息,欢声雷动,可见温体仁的离去受到了民间的欢迎。[59-60]
温体仁回乡后不久,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去世,享年六十六岁(按中国传统计算,实际年龄为六十四岁)。崇祯帝对其去世感到惋惜,不仅为之辍朝,还追赠太傅,赐予厚葬,并亲自决定其谥号为“文忠”,打破了通常由阁臣先拟谥的惯例。[1]然而,南明建立后,温体仁的谥号一度被削除,但在其同党张捷、蔡弈琛的支持下,谥号得以恢复。
结语
温体仁的故事展示了历史人物评价的复杂性。一方面,他能够在动荡时期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显示出一定的政治手腕;另一方面,他的执政风格和政绩却备受质疑,被认为是明朝衰败的一个因素。这提醒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当全面考量其时代背景和个人行为的影响,避免单一维度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