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191章 万历帝:盛世与衰败的双面君王(1/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191章 万历帝:盛世与衰败的双面君王(1/5)

一、早期经历

朱翊钧,这位未来的万历皇帝,出生于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十七日(1563年9月4日),当时正值其祖父嘉靖帝的晚年。由于嘉靖帝晚年沉迷于道教,对于立储之事异常敏感,甚至到了讳言的地步,因此,朱翊钧的出生并未立即得到公开宣布,更不用提命名。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在明穆宗朱载坖即位之后,廷臣们才上疏请求立太子,同年正月十八日,朱翊钧才正式被赐名为“朱翊钧”。这个名字寓意深远,寄予了治理天下的期望——“钧”意味着如制陶般掌控国家的命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朱翊钧的生母李氏,出身低微,原本只是宫中的一名宫女。随着朱翊钧的出生及逐渐成长,李氏凭借儿子的地位得以晋升为贵妃,实现了“母以子贵”的转变。在那个时代,作为皇太子,朱翊钧自小就被赋予了未来治国理民的重任,因此,从年幼之时便开始了严格的学习生涯。

明穆宗深知太子教育的重要性,特意挑选了一批饱学之士担任朱翊钧的教官,负责教授他治国理政的知识。这些教官不仅传授儒家经典,还引导朱翊钧了解历史上的治国经验,以及朝廷的规章制度。朱翊钧本人也非常勤奋,加上母亲李太后的严格管教,使得他在学业上进步迅速。

李太后对朱翊钧的教育投入了极大的心血。每当讲习经书的时候,她都会亲自监督,确保讲官们能够认真授课。每天清晨,李太后都会在五更时分将朱翊钧唤醒,保证他能够准时参加早朝,学习处理朝政。正是在这种严格的教育环境下,朱翊钧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养成了勤奋、自律的品格。他后来曾自豪地宣称,自己在五岁时就能读书,这足以证明其早年教育的成效。

二、冲龄践祚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明穆宗病情恶化,预感大限将至,于是在病榻旁召集了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和高仪,进行了最后一次托孤。明穆宗紧紧握住高拱的手,将国家重任托付于他们,同时,立于榻旁的10岁太子朱翊钧,被寄予了继承大统的厚望。明穆宗的遗诏强调了太子需遵循辅臣和司礼监的指导,勤奋治学,任用贤能,避免荒废朝政,确保帝业稳固。

明穆宗驾崩后,朱翊钧于六月初十正式即位,次年改元万历,开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