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武定侯那小子,她哪是想着书立说,传承兵法?分明是……(2/3)
地,设置颍川郡!”
“有杨端和将军,两次攻魏,一次攻赵,一生从无败绩。”
“有你兄长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修筑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驻守上郡近十年,威震匈奴。”
“还有辛胜、李信、王离等,我大秦猛将如云,但成书者却寥寥无几,为何?”
蒙毅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又添加了一句,“还有父亲大人你伐齐攻楚,同样英勇善战,为国立下汗马功劳。”
不等蒙武开口,又紧接着说道:“至于为何成书寥寥无几,那是因为我大秦的将领们忙于战事,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总结与撰写,以至于兵法的传承多是依赖于口传心授,而非书面文字。”
“且兵书所载,皆军事机密与战略要术,岂能轻易示人?故不轻传于世。”
“没错,我秦人重实战,务求战必胜,非徒撰文作书。”蒙武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欣慰,也划过一丝微不可查的遗憾,“诚然,也不可否认,为父确实亦不善笔墨,故至今未留兵法之作。”
“然近日,朝廷建诸子百家大学,设武备战术学院,此举,正是为兴国强军,启智育才,使兵学之术得以光大,非独藏于暗室,而要昭示天下。此乃大势所趋,也是我蒙家子孙应当积极参与的变革。”
“兵法之道,变化无穷。即便为父不善文墨,也不如武安君、武成侯、内史腾等诸将,但亦愿竭尽绵力,着书立说,以记历代战例,阐兵法之精要,使后人能悟用兵之妙,应无穷之变。”
蒙毅听罢,心中涌起了一股深深,说不出道不明的异样感。
敬畏是有的,但是吧……着兵法,此等繁重之事,您这年事已高,身体能否支撑得的住呢?
最重的是,武定侯那小子,她哪是想着书立说,传承兵法?
依他看,分明只是想找几个能干的帮手,既能独立处理事务,又能教导后辈,好让她自己躲在一旁,偷得浮生半日闲。
而且您方才也说了,现有兵书,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阵图》、《神妙行军法》、《尉缭子》,皆是历经战火考验的兵学经典,教授学子足够矣……
即便真想着蒙家兵法,交由兄长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