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秦时颂乔松> 第92章 风雪之中说李牧(3/5)

第92章 风雪之中说李牧(3/5)

个字而已吗?”

    他的声音颤抖着,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悲愤和哀伤。

    “将军以为,什么是赵国?

    是赵王?

    是赵国宗室?

    是赵国权贵?

    是赵国疆土?

    是赵国文字,习俗?

    或者是,赵国百姓?

    亦或者,这些都是,又都不是。”

    这样的问题一下就让李牧愣住了,他一瞬间想起了很多个答案,却似乎始终不能代表赵国。

    不待李牧回答,乔松便继续道:“一百八十一年前,晋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再往前,周人在王旗的号召下大肆扩张,更远久的年代,商人的象军南征北战……

    往前历数千年,赵国?呵,不过沧海一粟罢了。

    如今,将军不惧数九寒冬,在此安营扎寨,与我秦军相持数月,为的又是什么?”

    “将军无法回答,本君也无法回答。或许,在数百年后史官们研究史书之际,方才在字里行间狭小的缝隙中,发现赵国这两个字。”

    乔松的话蕴含着独特的韵律,苍凉而充满岁月之感,闻之让人仿佛置身于岁月长河,跟随着他的一字一句,去游览那波澜壮阔的过去。

    李牧沉默良久,用沙哑的声音答道:“诚如君上所说,赵国不过一粒微尘。然,商亡之际,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亡。赵国屹立百余年,当不让其专美于前!”

    忠义,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在这个命如草芥的年代,这些在后世看来有些虚浮的东西,却往往是士子毕生所求。用后世的观念,去看待当时发生的事情,无疑是愚蠢的。

    对忠义,乔松是既是赞同,又是痛恨夹杂着惋惜。

    赞同忠于大秦者,痛恨却又惋惜忠于列国者。李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乔松只能赞叹:“伯夷,叔齐,诚高洁之士也。然此等高洁之士,除了美名之外,又有什么呢?

    相比起商王叔父箕子,远赴苦寒之地建国立业,使商人绵延至今,将军以为谁更胜一筹呢?”

    偷换了一下概念,乔松紧跟着就转移起了话题:

    “将军想去做伯夷,叔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