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重生2004:我写字能赚钱> 第376章 王船福的担忧(2/4)

第376章 王船福的担忧(2/4)

00个公用充电桩。

    2)签字费为2000万元,技术授权费用为汽车售价的05。

    3)充电桩充电费用统一,由未来科技集团制定。

    虽然充电桩收费各收各的,但消费者充电费用统一。

    郝强不想投资太多钱进入充电站,需要同行一起扩大充电桩数量,分担风险。

    对于这个要求,王船福觉得比较合理。

    技术授权费,这肯定不用说了。

    费用不算低,也不算太离谱,在他的承受范围内。

    未来科技集团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至少15万个充电桩。

    只要王船福同意这项协议,比亚笛就可以使用未来科技集团的充电技术和充电桩网络。

    当然,使用充电技术需支付授权费,而充电桩的使用费用也相对较高。

    未来汽车的车主使用专用充电桩时,每度电的收费在08元到1元之间。

    而非未来汽车车主充电则需支付每度电15元到2元。

    此外,峰谷电价也有所不同。

    除电费外,还可能额外收取停车费。

    若不充电而乱停车,每小时停车费在3到5元不等。

    以未来es6标准版为例,一次完整充电大约需要60到70度电。

    王船福为未来科技集团做了一个简单测算:

    假设每年有50万辆新能源汽车使用公用充电桩,平均每年行驶15万公里,其中1万公里需要外部充电。

    如果全部是自有品牌车辆充电,年毛利约为3亿元。

    与50亿元的投资相比,至少需要17年才能收回成本,这还不包括利息和维护费用。

    如果非自有品牌车辆也使用这些充电桩,每年的利润空间可达9亿元左右。

    折中计算,大约10年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当然,如果每年有数百万辆新能源汽车使用这些充电桩,回本周期会大幅缩短。

    15万个充电桩,按每15分钟可充满80电量计算,每辆车平均需要充电30分钟。

    理论上,每个充电桩每天最多可充48次,实际可能在15次左右。

    这意味着15万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