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大清话事人> 第474章 鄂版金川有创意,奈何吴军有臼炮~(1/7)

第474章 鄂版金川有创意,奈何吴军有臼炮~(1/7)

    武昌府大冶县、通山县之间,

    有数条两山夹一谷的特殊地形,历来是商贾行人行走的官道,山谷狭长,长度在50里左右。

    是从赣北入鄂的最理想陆路路线。

    第2军团入鄂。

    三溪镇首当其冲。

    赵庄文主动请缨率2名千总及2000新军赶至此镇。

    百姓已无踪迹,

    战火将至,就连山上的鸟兽都罕见踪迹。

    “烧了。”

    “嗻。”

    ……

    熊熊大火将三溪镇付之一炬。

    之后,

    就是清军层层叠叠的防线。

    赵庄文爬上两侧山峰(平均海拔100丈),对拔地而起的碉楼赞不绝口。

    他毕竟是个穷书生,有些事可以无师自通,有些事他无法了解。

    例如武器、工事。

    这是他头一次见到碉楼。

    好奇的爬上爬下,从孔洞里窥视,揣摩攻防战时的场景。

    “妙,妙哉。如此建筑,一共多少座”

    “14座。”

    “为何不修个百余座”

    “赵师爷有所不知,修筑碉楼费工费力。不到1年功夫,建起14座就已经不容易了。”

    ……

    赵庄文摇头,

    想节节抵抗,就得有弱者心态。

    弱者心态的头一条——擅守。

    不过,

    他对驻守碉楼的绿营兵不满意,麻木、畏缩、冷漠。

    这样的兵能守得住碉楼吗

    “本官代传巡抚军令,即调武昌新军进驻碉楼。”

    “大人,之前欠我们的饷银呢”

    一群绿营兵急了,投向赵师爷的眼神里颇有愤恨、不满、敌意。

    ……

    “你们负责守住谷底前3道防线,欠饷后日就发。”

    “谢大人。”

    一群绿营兵磨磨蹭蹭的撤出了碉楼。

    换上了肤色黝黑、面容憨厚的新军。

    赵庄文在武昌厮混数年,知道城市人和农人的区别大于云泥。

    农夫新军未曾沾染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