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大清话事人> 374 大清版“杨家将”(2/7)

374 大清版“杨家将”(2/7)

堂皇的府邸,留下背后一片哭声。

    不知道的路人还以为乾隆朝第一显赫世家,富察府又要出殡了。

    ……

    老夫人情绪有些失控,居然口不择言:

    “京城的贵胄宗室多如牛毛,他们的男丁为什么不去打仗?皇上为什么就盯着我富察氏一门薅?这大清是我们富察氏一家的吗?”

    老管家吓的连忙摆手。

    “快,把老夫人扶进去。关好大门!”

    又叮嘱在场所有下人:

    “做奴才的要记住自己的本分。谁敢出去嚼舌根子,乱棍打死。”

    下人们低头。

    将今日听到看到的忘掉,绝不多语。

    其实,

    就算乾隆知道了也只能装傻。

    总不能因为几句抱怨话,就把富察氏的老夫人赐死吧。那样,背后真的要被人诟病了。

    ……

    福长安快马加鞭,轻车简从。

    只带了500马队随行扈卫。

    而在同时,吴军也调动频繁。

    江西战场第2军团、第1派遣军陆续登船离开,顺江而下。

    在铜陵训练的第5军团拔营西进,进驻江西。

    洪水几乎退去,留下一片狼藉。

    吴军在鄱阳湖周边征募民夫,重新修缮南昌城和九江城。

    同时,

    有一件大工程也开始筹划――赣江东岸防洪大堤!

    李郁的指示是,务必要保证南昌不受洪水侵袭。

    防洪的思路其实很简单。

    一曰堵,修大坝。

    二曰疏,疏的办法又有两个,疏浚河道、规划泄洪区。

    ……

    李郁很冷静,让前苏州知府,现水利署署长黄文运亲自带队进驻鄱阳湖平原,寻找周边地势低洼处作为永久泄洪区。

    黄是九江人,想必足够了解鄱阳湖的水情。

    疏浚河道,暂时不做考虑。

    修大坝,过段时间可以提上日程。这又是一笔庞大的开支,然而不得不为之。

    南昌城必须守!

    在城墙上足足待了26天的李二狗,见到李郁时眼眶红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