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026上工(2/3)

026上工(2/3)

独立投递。”

    “好的,郑所。”耿良彬和唐植桐答应下来,都不再搭理张源。

    随后三人分配好各自片区的报纸、信件,装上自行车。

    郑健和张源先后出门,耿良彬留下手把手的教唐植桐如何放邮包、如何放报纸、如何按街道胡同整理信件,待唐植桐表示听明白后,才带唐植桐出门。

    “张源这小子,本性还行,就是有点懒,嘴巴有点毒。他爹是郑所的师傅,前两年退了,安排张源来所里接了班。”耿良彬带唐植桐出门投递,推出胡同口的时候,把人际关系点给唐植桐。

    “谢谢耿师傅指点,我心里有数了。”唐植桐给耿良彬道了谢,心里更有谱了。

    唐植桐不想把人际关系复杂化,属于“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那种性格,现在他自行车上就分担了一部分耿良彬的报纸,重量是其次,重要的是心意。

    耿良彬对唐植桐传帮带也很尽心,一边谈着投递里面的小窍门、各种情况的处理,一边言传身教。

    投递员的工作说简单也简单。

    先拿投报来说,工厂的报刊会直接交给传达转交,居民区稍微麻烦一些,一条胡同就一家订报的就送上门,如果一条胡同很多家都订,大部分时候会选择在胡同口“喊报”,比如:“某某日报来啦!”

    订报的用户家里有人的话,绝大部分会自觉地出门自取,顺带问问有没有自家的信。

    再说信件,投信跟投报的处理方式差不多。

    提前分拣,规划好路线,工厂的交由传达转送,居民的送上门。

    虽然解放前老四九城就有了门牌,但范围有限,再加之近年各种改扩建,致使很多胡同都没有门牌,加大了信件投递的难度。

    针对这一情况,信件投递采用了“喊信”的方式。

    刚开始的时候,只喊“信”,听到的街坊会出来问一句:“谁的?是我家的吗?”这信可能就投出去了,缺点是效率低。

    再后来喊信变成了“信”+“人名”的形式,明确到投递目标人,大大提高了效率。

    说完简单的,再来说说难的情况。

    由于收件人姓名有错别字,或者住址搬迁,导致收件人姓名与现行住户不符,这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