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东北其实就是全国领先服(3/5)
北的生产还有地域季节性因素,这是地利上的不利。”
云帝的声音在夜风中缓缓流淌着,“而人和,就是人文因素了。
东北在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曾经历辉煌,由于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人才北上的发展。
近百年来,东北地区人口波动曲线与全国区域间人口迁移的趋势共轭。
总体而言,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经历了19世纪末到改开前的爆发增长期、改开后到上世纪末的缓慢增长期,和近十年的递进减少期。
也就是说,他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移民地区,人口基于移民而构成。
工业化和城镇化发轫较早,‘安土重迁’的归属感相对较弱,一旦出现资源枯竭、产业不振、就业岗位减少,人会自然选择离开,同时高寒气候使得人们更愿意往相对温暖的地区转移。”
萧雅听到这里,疑惑的问着,“西蜀…乃至锦城不也是这般吗?西蜀也是一个巨大的移民地区。”
卿云笑了笑,“这就是人文因素了,西蜀或者说锦城,包容性极强。
‘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是刻在西蜀人骨子里的,所以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然而,东北不同。
当初计划经济思维就是一厂一地,你可以看到其实一个厂里来自同地域的人是非常多的。”
他举例说明:“比如鞍钢,有个车间80以上的工人,都是鲁东人,另一个车间又是鲁西人居多,再来个车间,又是江城人。
那是因为当初鞍钢很多工人就是部队成建制的转地方,为了方便管理又是一个大院一个屯的居住着。
而东北平原也方便圈地,很大一片土地就是一个厂,厂很大,甚至一厂便是一城。
这种地势你甚至可以看到,在东北的老厂,你很难看到楼房的存在了,全是平房,因为地盘够大。
不像西南山地丘陵地带,地势的原因造成他们的厂房、宿舍通常至少是3层楼起步,占地面积通常都远小于东北。
在交通基本靠腿的年代,西南地区的厂走五分钟就是厂外,而东北,五分钟可能车间都还没出。
这就形成了在东北屯与屯、院与院之间有很大的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