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重燃2003> 第二百一十二章 请先生赴死(5/8)

第二百一十二章 请先生赴死(5/8)

者的角度来看问题,他反而明白了过来。

    卿云淡淡的说道,“他死,我不敢说asl永远也研发不出来浸入式,事实上asl和他已经合作了大半年了。

    但我们会获得宝贵的追上乃至赶超的时间。

    您也知道,浸入式相对于干式的突破,难度系数很低,林本坚是想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鬼点子,而不是工艺上的革命,我们在现有的第三代基础上跳跳脚,不是不能达到的。”

    07年我们便达到了90n,只是光学系统拉胯,别人见你做出来了,直接不卖配件让我们没法量产,直到十年后才解决。

    而且事实证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干式是一条弯路。

    因为干式光刻机,所依赖的设备仪器,特别是光学器件太过高端,国内产业链发展不均衡,无法形成有效的支撑配合。

    但是浸入式不一样,唯二欠缺的,只是193n光源和193n光刻胶,其他的,就算是空白领域,也很简单。

    而光源和光刻胶,这两样,并没有杠精想的那么难。

    毕竟,论玩激光,华国客气的说法,是祖宗级别,不客气的说法,地球村在座的各位都是渣渣。

    之前之所以出不来,一是‘造不如买’,和芯片一样,没有市场迭代。

    且当时正处于我们融入全球产业链的过程中,老实说,别放马后炮,当初几乎所有人都不会想到有什么卡脖子的事情出现。

    二是科研的功利性,国内长期就没有造光刻机的,那光源谁去研究?研究出来做什么?

    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本身就是抓大放小。

    事实上从战争打响,科益虹源临危受命,到首台高能准分子激光器顺利出货,只花了11个月。

    而光刻胶就更扯了。

    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市场。

    2021年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加在一起,918亿美元。

    而且,这还是国内充当冤大头,几乎是几倍价格购买的情况下的数字。

    让光刻胶从14年整体市场规模20来个亿美刀,到21年918亿,国内的厂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送样前光刻胶厂商需要购置光刻机用于内部配方测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