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文豪1978> 第533章 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3/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533章 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3/10)

家,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提名资格自然变得尤为珍贵。

但要说林朝阳得奖都是萧乾提名的功劳,也未免言过其实。

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评奖规则是每位评委提名一位入围作家,有11个评委就有11个提名入围者作家。

法国的罗伯特·平吉特、米歇尔·莱丽斯、南斯拉夫的瓦斯科·波帕、瑞典的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匈牙利的乔治·康拉德·—”

10位提名入围者均是在各自国家颇有名气,并且拥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作家。

林朝阳能在这一众提名者中杀出重围,仅靠熟人推荐这一条显然是不可能的,更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他的文学成就。

毕竟那些评委可跟林朝阳无亲无故。

这当然只是马烽和王蒙的猜想。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除了萧乾之外,今年的另外10位评委当中有8位都是来自于西欧、北欧和北美地区。

自从获得法国勒诺多文学奖后,林朝阳的作品被广泛引进欧洲多个国家和美国,并且销量不俗。

当他的名字出现在今年的入围名单当中时,竟然有许多评委眼熟,再一仔细深究,大家发现不少人都看过林朝阳的作品。

一番交流后,还有不少人对林朝阳的作品评价颇高。

就比如理查德·霍华德,他既是诗人,也是评论家和翻译家,在1970年还凭借着诗歌《无题主题》获得了普利策诗歌奖。

他对林朝阳去年被引进到美国的《梵高之死》印象极为深刻。

在评奖的淘汰环节,理查德·霍华德是这样发表自己的意见的:

「如果你看梵高的《星月夜》,你可能并不一定能够理解梵高所用的那种夸张的绘画技法和他眼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但如果你看《梵高之死》,那么你一定会认识并且理解梵高这位独一无二的天才。

我无法想象,一位远在一百多年后的、大陆另一端的中国作家竟然为何会对梵高有如此深刻的了解,好像他们就是一辈子的知己。

我唯一能想到的理由就是,这大概就是天才与天才的悍悍相惜。

所以,先生们、女士们,我对萧先生的提议表示百分之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