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山西票商(1/3)
边疆儒学在江南火爆的时候,王文龙正在福建处理自己的家事。
李旦让王文龙等他回泉州,但自己却一直留在闽西,王文龙上李家拜访了几次,杳无音讯,就在王文龙怀疑李旦是不是想用这种办法让他无法跟杨天生出海的时候,李旦终于派人给他送来消息。
李旦还要几天才能到泉州,请王文龙帮他去看看他请来的发行檀香票人才。
李家在台湾岛上有不少田地,为了方便卖粮,在泉州布有好几家粮店。粮食是这年代的硬通货,大一些的粮店往往兼经有营汇兑和小贷业务。李家粮店就是这样的地方,由于长和货币打交道,所以李家的檀香票发行也由粮店负责。
王文龙闲来无事,收到岳丈的信之后便去李家粮店帮忙看人。
李旦为未来檀香票发行所请的合作伙伴是一伙山西人,主事的姓黄,还在路上,只有他派来的一个名叫曹二和的管事与弟弟曹三喜到了。
大明实行“开中法”往边地运送物资之后,山西商人便迅速发迹,主要是因为地理优势。
“开中法”的运行方式是商人将粮食物资运往边境,兑换得朝廷特许经营盐业的凭证盐引。朝廷只负责在边境收粮,每石粮食能换得的盐引数量是一样的,山西商人距离大同边境比较近,在运输费用上占了便宜,而一场平定蒙古叛乱的宁夏之役又正好是在大同边境打起来的,山西商人几乎垄断了这场大战的粮食供应。
同时山西运城又有内陆最成熟的盐池,其他往边境送物资的商人换回盐引之后往往不会再做食盐生意,而山西商人占了地利优势,换了盐引之后直接到运城将盐引兑成食盐,卖盐又是一项获利颇丰的业务。
于是山西商人先往大同运粮,回来再到运城贩盐,晋商群体迅速富裕起来。
现在的山西商人早就已经有了原始积累,开始专业化经营,不但垄断了张家口、大同的边境贸易,还凭借雄厚的资金参与辽东贸易,而他们的盐引生意也早不是运城盐池可以满足的,山东南直隶的盐场都成了山西商人的贸易对象。
别的省份的商人到边境卖了粮食物资,换回盐引,与其自己带回家,还不如直接在边境卖给山西商人,换取资金购买当地货物。
这种情况下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