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将其中相似的部分归纳到一起,还真窥探到了一丝皮毛。
即便是皮毛,也让他为之震撼。
他更加迫切的,想要了解陈景恪思想的全貌。
但害怕被察觉,他又不敢表露出来,只能私下去收集。
这次他将收集范围扩大了。
方孝孺被陈景恪引导,悟出了唯物学思想。
李善长也收到陈景恪影响,提出了法制思想。
那他们肯定了解一些。
他将这些人的著作全部收集起来,进行梳理解析。
收获很大。
仅仅是通过自学,就让他对新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然而让他无奈的是,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他发现自己离陈景恪越来越远了。
因为他开始分不清,哪些是陈景恪的想法,哪些是说话者本人的想法了。
就在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大同世界》发行了。
他第一时间就买了一本回来研究。
前两篇的立意确实很宏大,然而他却非常无感。
对他这样务实的人来说,什么宏大立意都是虚的。
而且他压根也不信,真的有人能如此无私。
他更想看的是,陈景恪构建这些立意的基础。
也就是法礼基础是什么。
这才是了解陈景恪,了解新政,最关键的地方。
所以在看完前两篇之后,他毫不犹豫的翻到了第三篇。
名字非常简洁,就两个字:
人权。
杨士奇不禁眼前一亮,他有种预感,自己想要的答案或许就在这里。
连忙俯首读了起来。
这篇文章正如标题,就是讲人权的。
简而言之就是再说,人作为人应该享有哪些最基本的权力。
这些权力,又是谁赋予的?
陈景恪一如既往先是讲了历史。
点出古人对人权的认识很浅薄,认为生命是血脉赋予的,人权也是血脉赋予的。
和你血脉相连的人的权势,决定着你的权力。
奴隶的儿子是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