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再造乾坤(2/8)
部尚书,就只能再次提拔他。
事实上,朱标早就为完善内阁做准备了,比如半数内阁行走,早在数月前就已经确定。
邱广安利用阶梯收税的契机掌控了户部,因为缺人,就将他调到户部任职。
因为皇帝不会怀疑他有私心,反而更容易接受他的变法。
以前是儒家掌控,被李善长硬生生给夺走。
再加上徐达和李善长的辅佐,半个月后就已经可以正常处理公务。
其他各衙门也进行了调整,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以此来影响皇帝的决策,实施变法计划。
邱广安入阁,户部尚书的位置空了出来。
皇帝掌握吏部,天经地义的事情,对此儒家也只能悻悻的接受。
陈景恪是这么回答他的:“我不入内阁,反而能更好的施展自己的能力。”
就是暂代的意思。
而且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一直在加深和皇家的羁绊。
自认为有资格一窥阁臣宝座的官吏,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就算年龄小不能入阁,给个内阁行走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吧?
然而,朱标拿出的名单里,却没有他的名字。
没权没势,对皇权没有任何威胁,有什么可怀疑的?
徐达沉默片刻,目光里充满了敬佩。
然而朱标怎么可能会给他们这机会,任命了自己的亲信担任吏部尚书。
没多久就因工作突出,暂代户部侍郎一职。
比如,李善长入阁,吏部尚书的职务就自动卸任了。
当个内阁首辅太夸张了,但入阁是没问题的。
当然了,这么做的前提,还是以前基础打的好。
马太后、朱标、朱雄英,三代人的救命恩人。
后来一直本本分分,就算是私心也是摆在明面上,逐渐获得了皇家的信任。
换个人过来,想模仿也模仿不来。
同样的变法,他提出来,即便有些离谱,皇家也会认真考虑。
别人提出来,很可能直接小命就没了。
这其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长时间培养出来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