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69章 进退有据(1/7)

第269章 进退有据(1/7)

    f 朱元璋确实很快就知道了那一番谈话,却并没有生气,而是找到朱雄英谈了许久。

    没有人知道他们具体谈了什么,只知道事后朱元璋下旨

    着太孙摄礼部、国子监、鸿胪寺事务……三衙官吏悉听调遣,不得有误。

    这个任命相当突然,太孙才十五岁,且还未组建自己的班底,这时候就摄政务实在有点早了。

    但随即大家就很平常的接受了这个认命。

    朱雄英虽然很少露面,但之前南方除虫害、安抚蛮夷部落、上书摊丁入亩等政绩,实在太过于突出了。

    属于已经证明过自己的能力,获得了百官认可的。

    且他还天然拥有军方和勋贵的支持,摄政务就显得很正常了。

    当然,在百官看来,此举更多是让太孙观政,并不会做出什么改变。

    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陛下和太子在为太孙铺路。

    要知道,国子监掌管天下学政,礼部掌管科举,是培养后备人才的地方。

    太孙统摄两衙门,可以更好的聚拢人才,为将来打基础。

    如果放在别的朝代,他们肯定不会这么想。

    那些皇帝防太子和防贼一样,怎么可能会让继承人掌管后备官吏选拔。

    但大明朝不一样,任谁都能看得出来,皇帝和太子那真的是父慈子孝的典范。

    皇帝生怕太子能力不够威望不足,天天给他加担子。

    太孙的情况也类似,早早就开始崭露头角。

    现在为太孙铺路虽然早了点,可也完全符合皇帝和太子的行事风格。

    然后,就有很多官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好好表现。

    此时入了太孙的眼,那就是潜邸旧臣,将来必获重用啊。

    蓝玉等坚定的太孙党,自然也是非常高兴。

    纷纷放话出去,谁敢阳奉阴违糊弄太孙,他们就和谁没完。

    陈景恪却比一般人知道的更多,当他看到这条任命,就知道朱元璋妥协了。

    都不用想就知道,定然是因为朱雄英。

    在这种事情上,谁说话都不好使,只有朱雄英才能让朱元璋去冒险。

    此时他无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