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65章 合格的宰相(3/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265章 合格的宰相(3/6)

一句:徐允恭,我儿子。

朱元璋很快就拟定了对主要功臣的封赏。

蓝玉晋封护军、梁国公,王弼爵位不变,勋位从第四等的庶长晋为第三等的都尉。

其他将领也各有赏赐。

至于徐允恭的封赏,不外乎就是升官赏赐财物。

勋爵之类的就不用想了,作为嫡长子他只能等待继承老父亲的爵位。

关键是,一门双爵乃至多爵,一般只存在于开国那一批人。

后来的享国者再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非常难了。

这只是关于高级将领和大功之人的封赏,下面一般将士们的封赏,还要等详细的战报送过来。

由五军都督府会同兵部、礼部共同拟定。

朱元璋

很懂得拿捏时机,一边命人召回蓝玉大军,一边启程前往洛阳。

他要在洛阳,为凯旋大军举办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以此来为迁都造势。

同时也让当地人感受一下,什么叫大明天威,什么叫国运昌隆。

这种方法是非常管用的,能迅速稳定人心,有效的避免许多小麻烦。

七月初一,是钦天监选定的黄道吉日,宜出行、迁居。

朱元璋在这一天,率领文武百官,从应天港口登船前往洛阳。

随行的船队绵延四十余里,可见规模之庞大。

登上龙舟,看着港口站的密密麻麻的百姓,朱元璋也是感慨万千。

“咱在至正十六年进入应天,眨眼就三十二年过去了。”

马皇后也感慨的道:“是啊,那年你才二十九正值壮年,今年已经六十一了。”

“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朱元璋说道:“咱的半辈子都在应天度过,若不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真不愿意离开啊。”

群臣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才好。

其实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应天是大明的龙兴之地,也是他们这群人的起家之地啊。

他们的半辈子,也同样是在这里度过的。

之前还不觉得什么,这真要走了才发觉,是如此的难舍。

这时朱雄英出来说道:“皇爷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