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62章 动起来的大名(3/7)

第262章 动起来的大名(3/7)

后、朱标、徐达等人,都相继问了他类似的问题。

    你不是说等公主十八岁要孩子吗,为啥这么久了还没动静?

    连他们这些日理万机的大人物,都会操心这件事,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了。

    估计平日里福清没少被人问这个问题。

    对此陈景恪只能不厌其烦的,将家族情况说了一遍又一遍。

    之后果然没有人再问,但他们是不是真信了,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总之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陈景恪终于可以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首先是楚国那边的详细情报传回,包括土地情况、土著情况、气候条件等等。

    同时还

    带回了另一个消息,第一个落脚点已经建好,可以开启后续移民了。

    于是,早就准备好楚王朱桢,带着两千户百姓,和大量的粮食农具、耕牛、铁器等物资乘船出发。

    出发那天,朱标带领满朝文武前来送行。

    临上船前,朱标担心的道“六弟,保重身体,大哥等你年底回来团聚。”

    朱桢心中非常的舒服。

    不论这话是真情实意还是场面话,都比什么一定要管好楚国,不要忘记朝廷什么的要中听的多。

    这种场合本来是轮不到陈景恪露脸的,但朱桢却主动找到他,说道

    “陈伴读可还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在众人的注视下,陈景恪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

    “楚王一路顺风。”

    之后朱桢就登船出发,船队会从长江入海,然后一路向南到达泉州。

    经过修整补给之后,直达楚国。

    送走朱桢,朝堂却并未恢复平静,反而变得更加繁忙。

    没别的。

    迁都。

    耗时两年多,洛阳城终于修建完成。

    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很多东西都要事先做准备。

    太子朱标再次启程,前往洛阳坐镇。

    这次他可是带着整个东宫一起去的,顺便还带走了半个朝堂的官吏。

    这些官吏包括六部等各个衙门的人员,他们的目的就是在洛阳将架子搭起来。

    为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