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55章 危险来自于停滞不前(3/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255章 危险来自于停滞不前(3/7)

下能有此想,就已经超过历史上大多数君主了。”

朱元璋只是笑笑,转而说道:“继续说,除了中央集权,还有什么发现?”

陈景恪说道:“还有就是关于民的,或者说是关于人权的。”

人权?

朱元璋眉头一挑,说道:“我记得你和方孝孺说过这个词,还让他去观察思考其中的深意。”

陈景恪并不意外他知道这件事情,回道:

“是的,人权就是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力。”

“华夏数千年历史,也可以看做是人权不断完善的历史。”

朱元璋说道:“哦,详细给咱说说。”

朱标也露出倾听之意。

陈景恪说道:“先

秦时期最底层的人,一出生就被禁锢在村子里,生老病死都不允许离开。”

“他们没有自己的姓氏,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地位约等于牲畜。”

听到这里,朱元璋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不是针对陈景恪的,而是想到了自己。

虽然他们有姓氏,可照样不配拥有正式的名字。

他祖父叫朱初一,父亲叫朱五四,他自己在家族行八,所以叫朱重八。

说起来他们是拥有户籍的平民百姓,可事实上就是两条腿的牲畜。

陈景恪没有察觉到他的变化,自顾自的说道:

“秦国变法采用军功爵制,最底层的人终于拥有了实现阶级跃迁的机会。”

“路引制度的施行,让百姓有机会离开村子,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等秦朝大一统重新录入户籍,最普通的百姓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姓氏。”

“百姓终于获得了一定的权力,虽然这个权力很小,但也总比以前强。”

“到了唐朝时期,村子依然被高墙围起,城池内部以坊市隔开,百姓想要外出是非常困难的。”

“出入城池都要有路引,若把守城门的人擅自放没有路引的人进出,就要受到惩罚。”

“到了宋朝,村镇的围墙被拆除,路引制度进一步放开,百姓可以随意进出城池。”

“虽然我很鄙视宋朝,但在这一点上他们做的确实很不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