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5章 比武将还激进的文官集团(2/7)

第25章 比武将还激进的文官集团(2/7)

不会问问咱?

    但现在他的行为方式改变了许多,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饶有兴趣的看着群臣互喷。

    朱雄英也同样如此,双手揣袖,脸上带着兴奋。

    他也是近期才被允许上朝听政,平日里很少发言,基本都是观察学习。

    如果不是要顾及形象,他都恨不得大声给双方喊加油。

    站在人群后侧的陈景恪,也觉得很好玩。

    太孙上朝听政,他这个伴读获得准许,以执戟郎的身份进入朝堂。

    也同样处在学习阶段,至今未发一言。

    毕竟朝堂自有朝堂的规矩,还是不要太出格的好。

    文武吵架,他还是第一次经历,自然觉得好奇。

    不过他看的东西更深,据说以前文武吵架,武将单方面被压制。

    现在武将已经可以做到五五开了。

    倒不是武将的嘴皮子变利索了,而是在于气势。

    以前面对文官,武将总缺那么点气势,吵不过就生闷气,把自己个儿憋的脸红脖子粗。

    现在不一样了,扯着嗓子对喷。

    喷不过也没关系,气势不能输。实在讲不过道理了,就耍无赖。

    比如这会儿,文臣始终拿礼法、德行、感化说事儿,认为这才是圣王之道。

    并且说了一大通道理。

    武将们讲不出那么多道理,就抓住一句话不停重复:

    “既然你们认为靠礼法、德行可以感化蛮夷,那就去草原感化北元吧。”

    “敢不敢去,敢去我们就认输,不敢去你们就闭嘴。”

    就这一句话,满朝文官没有一个敢接的。

    换成别的皇帝,不会把群臣斗嘴当真。

    洪武大帝不一样,谁敢接话,他是真敢把人送过去。

    他们可不想就这样去送死。

    武将能在朝堂里和文官对喷,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

    具体来说,是施行军功爵制以后。

    大批底层出身的人,靠着军功获得勋爵实现阶级跃迁。

    普通武将害怕文官,勋爵可不怕,自然敢和文官对着干。

    不过这依然不是陈景恪心目中的完美状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