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45章 军功爵制(5/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145章 军功爵制(5/7)

“哈哈,景恪此言深得我心。”

朱标一想也是,就不再说什么。

之后众人又开始商议,募兵制该如何完善,军功爵如何设立,每一级都有什么待遇等等。

对此陈景恪并没有说太多,他相信朱元璋等人会比他做的更好。

他唯一较为坚持的原则就是,不可给予任何人免税特权。

对这一点朱元璋和朱标都深以为然。

免税特权就是助长兼并,绝不可给。

而且在陈景恪的科普之下,他们更加明白税的本质。

之前他们以为,土地兼并才是导致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

经过陈景恪解释才知道,并非如此。

真正导致王朝覆灭的,是收不上来税。

地方大户有种种手段逃避赋税,让朝廷一文钱都收不上来。

朝廷手里没钱,就没办法养军队,没办法赈济灾民。

只能亡国。

能收上来税,一切都好说。

汉武帝时期,土地兼并已经很严重了。

然而,汉武帝就是有办法收到税,能养活一支听话的军队。

有百姓活不下去造反?

杀光。

顺便把地方大户一起杀了,地不就空出来了吗。

然后从别的地方迁徙百姓过来,完美解决问题。

地方大户有钱不交税?

抄家灭族。

所有问题全解决了。

历朝历代之所以遏制土地兼并,原因只有一个,问大户

收税很难,问百姓收税就容易的多了。

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汉武帝那种手段过于暴烈,也无法长久。

最好就是采取一个稍微温和一点,又能制度化存在的东西。

于是,在陈景恪的建议下,朱元璋和朱标开始着手搞税务稽查司。

专门问大户收税。

但收税的前提是,国家没有免税群体。

否则税务稽查司的设立,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税虽然不能免,徭役却可以。

这里还有个误区,很多人都以为大明的官绅不用纳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